他有7部作品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来这里“遇见”西班牙国宝级建筑师高迪
2023-07-30 19:53:27 作者:彭丹

“要理解西班牙的艺术,就必须去巴塞罗那;要理解艺术的巴塞罗那,就必须理解高迪。”作为西班牙国宝级建筑师,安东尼奥·高迪一生设计的建筑中,17处被西班牙列为国家级文物,7处被选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建筑界望尘莫及的丰碑。今年恰逢中国和西班牙建交50周年,7月29日,“遇见高迪:天才建筑师的艺术世界 ”主题展在遇见博物馆·北京798馆亮相,200余件包括建筑图纸、模型、建筑材料、影像资料等在内的展品带领观众回溯高迪辉煌的职业生涯,走进他瑰丽万千、美轮美奂的建筑世界。

展览1.jpg

▲“遇见高迪:天才建筑师的艺术世界 ”主题展现场照。

步入展览序厅,侧面的一道墙上以时间为轴介绍了高迪的成长经历。他于1852年出生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塔拉戈纳省雷乌斯市(Reus)的一个铜匠家庭。作为一名锅炉匠的儿子,高迪从小就有了一种“能感受到事物和看到空间的能力”并了解了各类金属的特性与用途,为他以后在建筑空间中精准把握三维结构奠定了基础;童年时的他因为体弱,不能和其他孩子一起耍闹,便养成了独自观察的习惯——静静地观察周围的自然和万物,哪怕一只蜗牛爬过他也会注视很久,而这或许解释了他日后在建筑设计中所推崇的“师法自然”的理念。

展览2.jpg

▲“遇见高迪:天才建筑师的艺术世界 ”主题展现场照。

在高迪年少时,当时的西班牙国王下令在全国征召艺术家改造各地建筑,建筑师成了十分“吃香”的行业。受此影响,1873年,高迪进入到巴塞罗那建筑学院学习,展览展出的日记本里,记载着高迪受不同建筑师、艺评人、理论家等启发的文字和自己的建筑灵感。就在毕业这年,高迪为学院设计了“大学礼堂”,这座在现在看来也颇为新奇的建筑在当时更是太过超前,以至于校长在为他颁发毕业证书时说道,“真不知道我这个证书是发给了一个疯子,还是一个天才。”

事实证明,高迪的确是一个充满想象的天才。作为塑性建筑流派艺术家,高迪建筑以大量规则曲面取代直线设计,其造型奇异瑰丽,并因此闻名于世。正如高迪自己所说:“直线属于人类,而曲线才属于上帝。”无论是新哥特式风格、加泰罗尼亚现代主义还是东方伊斯兰风格、曲线新艺术风格,他都在建筑中将其融合,有如音乐的多个声部组成一首壮丽的建筑交响乐,他设计的充满着童话气息的建筑为巴塞罗那营造了一种独特的氛围感。高迪也同样关注建筑结构及工程,并根据不同结构匹配合适的铸造工艺来协调建筑设计。

展览3.jpg

▲“遇见高迪:天才建筑师的艺术世界 ”主题展现场照。

建筑师的成就需要用作品加以阐述。下面,让我们来欣赏高迪设计的几座经典建筑:

文森之家:

文森之家是高迪收到的第一个重要建筑委托。1878年,高迪受富商委托建造了这座能够避暑的花园私宅,这是他初露锋芒的作品。从建筑材料的混用和色彩强烈对比中,不难看出这位建筑师多彩且不拘一格的建筑风格。

文森之家2.jpg

▲文森之家建筑模型。

文森之家照片.jpg

▲展墙上张贴的文森之家外部照片。(彭丹/摄)

细看建筑的内部,你会发现这栋建筑一如它斑斓的外表,交织着五彩缤纷的多元文化:二层天花板以自然为主题的屋顶壁画装饰显然受到巴洛克风格的影响;吸烟室顶部的天花板饰以阿拉伯地区的纳萨里(Nazari)石膏技术制成的蜂窝状图案;木窗的外形和图案则凸显了东方艺术风格中日式风格的影响。自然主义的元素也深嵌其中:饭厅内部的装饰图案以似藤蔓状的绿叶为主,拱顶饰以彩色石膏所制的樱桃树叶与果实等;建筑外立面瓷砖上绘有黄色金盏花,这是高迪在现场勘查时发现场地周围被黄色花朵覆盖,便在瓷砖上重现了这些生命……文森之家于2005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文森之家瓷砖.jpg

▲文森之家绘有黄色金盏花的瓷砖(修复用)。

奎尔公园:

回顾高迪创作生涯里的重要建筑,不少都与“奎尔”一词挂钩,如奎尔庄园、奎尔宫、奎尔酒庄、奎尔公园。就在高迪从巴塞罗那建筑学院毕业后不久,他为一家手套店设计的玻璃展柜在巴黎世博会展出,受到加泰罗尼亚实业家欧赛比·奎尔的赏识,后者由此成为高迪一生的挚友和委托人。其中奎尔公园是欧赛比·奎尔委托高迪在巴塞罗那设计建造的花园城市住宅区。这座充满想象力与象征意义的城市公园具有着乌托邦式的住宅构思,于198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奎尔公园立面图.jpg

▲奎尔公园总立面图。

奎尔公园占地15万平方米,这给高迪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提供了广阔的挥洒空间。奎尔公园以入口处童话般的糖果屋、变色龙台阶、百柱厅、自然广场等建筑为标志,这里的小桥、道路、长椅都蜿蜒曲折,构建出诗一般的意境。

彩色瓷砖.png

▲奎尔公园的彩色陶瓷砖是一大特色。

奎尔公园照片.png

▲奎尔公园百柱厅照片。

自然广场上的石砌长椅全长110米,长椅根据人体力学设计,靠背弯度恰到好处,表面贴有色彩明亮的马赛克碎片瓷砖,蜿蜒曲折形似波浪,充满童趣。在公园的入口,有代表加泰罗尼亚的守护神“变色龙”,另一个是加泰罗尼亚的徽章“巨型蜥蜴”,是这个公园的可爱主题象征。在本次展览上,观众能见到奎尔公园设计图纸、百柱厅模型、蜥蜴喷泉模型、彩色马赛克瓷砖等多种类型的展品。

蜥蜴喷泉.png

▲奎尔公园入口处的巨型蜥蜴照片。

巴特罗之家:

这座于2005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建筑是高迪在巴塞罗那打造的一处波光粼粼、极具象征主义特色的梦幻“海底世界”。巴特罗之家采用了蒙杰伊克山的石材作为建筑材料,表面圆滑柔和,增加了流动感。建筑外墙由蓝色和绿色的陶瓷装饰而成,艺术家萨尔瓦多·达利曾经将这面外墙比喻为“一片宁静的湖水”,碎瓷马赛克在阳光下波光粼粼,仿佛是泛着光的巨龙鳞片。

巴特罗之家模型.jpg

▲巴特罗之家模型和立面图。

巴特罗之家内部照片.png

▲巴特罗之家内部照片。

屋顶瓷砖.jpg

▲巴特罗之家屋顶瓷砖复刻。

在巴塞罗那流传着一个著名的传说:英雄圣乔治为了解救被恶龙囚禁的公主与龙展开殊死搏斗,最终用剑杀死恶龙,用恶龙之血浇灌出了一朵鲜红的玫瑰赠与公主。从巴特罗之家鳞片状拱起的屋顶、阳台栏杆的骷髅面具再到最顶层的花瓣形阳台,这栋梦幻般的建筑就是对这一浪漫传说的具象演绎。本次展览呈现了巴特罗之家设计图纸、建筑模型、内外里面瓷砖、家具、门把手等展品。

巴特罗家具.jpg

▲高迪为巴特罗之家设计的家具。

圣家堂:

这座尚未完工的建筑是高迪最具声誉及影响力的作品,也是其建筑设计生涯的集大成之作。这位建筑师将自己的40年的职业生涯奉献于此。早在1882年圣家堂便开始建造,在换过两任建筑师后,高迪于1883年接手主持工程,圣家堂延续了他最核心的理念,融入了新哥特式风格、加泰罗尼亚现代主义与曲线新艺术风格。

圣家堂模型.jpg

▲观众正欣赏圣家堂模型。

教堂内部的柱子根据承载力的不同,选用不同颜色不同材质的石头建成;柱子顶端不断分叉,给人以一种森林般的感受。整个教堂内外没有直角,也鲜少有直线,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规则曲面,不仅极大程度定义了建筑的造型,更塑造了光的呈现。当阳光透过圣家堂的哥特式玻璃花窗进入内部,光影的方向随着太阳不断变化,整个教堂仿佛充满圣光,直通天堂。

圣家堂教顶照片.png

▲圣家堂教堂顶照片。

彩色玻璃窗模型.jpg

▲圣家堂彩色玻璃窗模型。

生前的最后12年里,高迪停止了其他所有工作,全身心放在圣家堂的建造上。遗憾的是,1926年,在巴塞罗那举行的有轨电车通车典礼上,一位衣着破烂、形容邋遢的老人被电车撞倒,送往医院后,众人才认出这个不幸的“流浪汉”竟是巴塞罗那最伟大的建筑师高迪,但他不久就在医院去世了,人们把他的遗体埋在了圣家堂地下。后来的教堂建造者一直将他的设计理念秉承了下去。不过由于战争、疫情等原因,已建造了一百多年的圣家堂预计要到2026年才能正式完工,届时正值高迪逝世100周年。圣家堂也成了全世界唯一一座“未完成”就被列入世界遗产的建筑。

顶部建筑模型.jpg

▲圣家堂顶部部分建筑模型。

展览现场呈现了珍贵的圣家堂图纸和精细的圣家堂模型,为观众重现这座圣殿每一个立面的震撼。

据悉,该展览将持续至11月12日。



  作者:本报驻京记者 彭丹

       图片:除标注外均遇见博物馆/供图

  编辑:陆正明

责任编辑:江胜信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