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提醒:期末成绩出来后,孩子的这项指标比分数重要1000倍!
2018-07-02 11:23:46

timg (1).jpg

现在大多数学校的期末考试已经结束了,期末考试分数公布后,汇报成绩这一幕会在很多家庭上演。

很多家长特别重视复习阶段,却往往忽视了成绩出来的阶段。成绩好固然皆大欢喜,可如果成绩不尽如人意呢?

饭桌上,

妈妈询问哥哥Jack和弟弟Sam的考试成绩。

其中哥哥回答了自己优秀的成绩:

数学90分,英语85分……

还挖苦同学比他努力却没他分数高。

妈妈听完仍不觉得满意,

淡淡地说:“你应该更加努力才对!”

上1.jpg

妈妈然后问到了弟弟的成绩,

小孩看着手中的成绩单,

不禁往下掖了掖,

迟迟不肯拿出来....

直到哥哥从他手里一把夺过,

看到成绩说了一句:

“你完了!妈妈可能会杀了你!”

弟弟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上2.jpg

当妈妈看到孩子不堪的成绩单,

正准备爆发时。

她突然想起某天深夜,

孩子伏案用功复习的一幕:

困了也不放弃,

继续埋头苦读。

上3.jpg

几分钟后,

妈妈的表情慢慢变了。

将一个丸子夹进了弟弟Sam的碗中。

接着,又往哥哥碗里夹了一颗。

她称赞Sam做得很棒,

也称赞哥哥做得很棒。

并告诉他们:

“只要努力了就没有什么遗憾的。”

上4.jpg


妈妈出乎意外的微笑,

让孩子释放了自己内心一直压抑的情绪,

露出灿烂的笑容,

重拾自信.....

上5.jpg

最后,一家人吃了一顿温暖的晚饭。

上6.jpg

与成绩相比,成长永远是第一位的

这个视频表达的是在看到孩子努力的前提下,不要苛责、不尊重他的成绩。狂热追求好成绩的背后,其实隐含着两个已经被无数案例证伪的推理:

1.成绩好→上好大学→好工作→好前途

2.成绩差→上差大学(或考不上大学)→差工作(或失业)→没前途

这个世界上,人与人之间是存在一些差异的。

有的孩子擅长逻辑思维,有的孩子擅长形象思维,有的孩子对电子产品感兴趣,有的孩子对花花草草感兴趣,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天赋,也不可避免有自己的短板。

如果孩子确实尽力了,在自己年龄段里应该知晓的知识也都具备了,再过分苛求,比如最好只能考到班级第15名,却要求一定要考到前3名,就不可避免会对孩子造成过剩的压力。

上7.jpg

成绩背后的信息,如何分析透彻

一项调查数据显示:80%的学生都不清楚自己在考试中真正存在的问题,85%的老师和家长对问题原因也没有做到追根溯源。

那么怎样解读期末考试分数,才能挖掘出孩子的提升空间,帮助他们进步呢?

找出丢分原因、拟定对策

原因1:对基础知识、基础概念、基础原理的掌握不广、不深、不透。

对策1:对题目涉及的相关知识点认真复习巩固,真正理解透彻。

原因2:对运用基础知识、基础概念解决综合问题的技巧不会、不熟。

对策2:从一道题上升到一类题,多做练习,熟练掌握这一类题型的答题方法和答题要领,真正融会贯通。

原因3:审题不仔细、计算失误、考虑不周、碰到大题产生紧张畏惧心理等非智力因素。

对策3:有意识锻炼自己应试技巧和应试心理素质,保持平常心,养成答题完认真检查的好习惯。

分析分数涨跌趋势单科成绩

要把前后几次成绩纵向比较,还要与其他同学成绩横向比较,分析这门学科成绩的发展趋势:上升、下降还是振荡不定?

如果单科成绩下降幅度较大,要适时与孩子沟通,找到内在原因(有较大面积薄弱知识点、技能点)和外在原因(对该学科缺乏兴趣?临场发挥适当?和该科老师的关系?)适时激励孩子。

总体成绩

把多次总体成绩进行比较,找到优势学科、弱势学科,制定保优强弱的策略,才会有提升的空间。

当孩子的总体成绩剧烈下降时,师长一定要重视这个信号,这表明孩子学习不在状态。早恋、网瘾、痴迷武侠言情小说、结识一些贪玩的朋友等,都会令孩子分心。

这时我们要沉着冷静,不要强逼,也不要刺探孩子隐私,而是与之耐心、真诚交流,让孩子主动说出心理困惑,和他们共同面对成长的苦恼。

分析孩子的智力因素

孩子智力的几个基本因素——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这四方面的能力往往发展不平衡。

有的记忆力强而思维力弱,有的观察力强而记忆力弱。从实际出发,找出短板,进行专项训练(如空间想象力差可以多玩拼图、积木等游戏,语言表达能力欠缺就多多大声朗诵)。

在少年时期及早发现问题,可以帮助孩子未来智力全面发展。

上9.jpg

如何回应孩子考得好与不好?

考得出色可以给予适当奖励

虽然是为自己学习,但好成绩意味着付出了努力,这种努力值得奖励。同时奖励要在合理范围内。

恰当的物质奖励(如买一套孩子很久就喜欢的图画书)和精神奖励(可以是一个温暖的拥抱),都会带来积极的影响。

帮助孩子进一步优化学习方法

问问孩子:同样的分数,和别人相比,自己是否牺牲了更多的课外时间?

比如下面这个例子:

小刚和小明期末考试英语都考了100分,但小刚每天需要花1小时复习,小明每天只需要花30分钟,虽然最后成绩是一样的,但从投入与回报的比率上看,小明的学习效率明显更高。

因为小刚每天集中一小时复习,小明则早中晚各花10分钟复习,英语作为一门记忆性很强的语言学科,多次重复利于记忆,所以采用零碎时间分散复习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考得不理想,忌唠叨、讽刺、挖苦

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听到讽刺、挖苦,往往会产生逆反心理。时间久了,就会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我妈总骂我笨,我是够笨的。”

表面上看他们对外界的这些负面评论无动于衷,其实内伤很难医治,儿童心理医生观察就发现,那些看起来无精打采、自卑内向的孩子,肯定是在否定批判的环境中长大的。

长此以往,孩子还会产生“抗药性”,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家长说“我说什么他都不听”的原因。

当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最需要的是理解、接纳和帮助。回到最初那句话:不要因为追求成绩而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也只有孩子真正成长了,成绩的提高才不再是难事。

编辑:沈湫莎

责编:张鹏

来源:上海家长微信公众号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