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露脸就惊艳1.2亿国人,这个开飞机的小姐姐什么来头?
2021-07-23 09:03:37

知道徐枫灿这个名字的人,多半始于颜值。

2020年9月19日,《新闻联播》中出现中国陆军首批女飞行员的身影。

她们是从十多万名选拔者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

20岁的浙江金华姑娘徐枫灿,因考核第一,成为陆军首位完成单飞的女飞行员。

175cm的身高,青春靓丽的外貌。

虽然只是荧幕中的惊鸿一瞥,却让无数人惊叹于她的颜值,为她的巾帼不让须眉欢呼。

不久前,徐枫灿再次登上热搜。

彼时,她已经开着直升飞机,以满分成绩,完成了毕业考试。

01

贴吧上有一个热门问答:“为什么要培养女飞行员?”

楼主认为女性在生理上处于劣势,国家没必要浪费资源培养“花瓶”。

这样的观点显然有些自以为是了。

航空航天是科学,不是“面子”。

先不说以现代飞机的科技水平,早就不是纯粹依靠体力的年代了。

从美俄等军事强国培养战斗机女飞行员的经验看,女战斗机飞行员在武器操控、精密仪器使用和地形识别等方面,比男飞行员更具优势。

就像徐枫灿说的那样:“对于军人来说,不分男女,只看实力。”

飞行员本来就稀罕,女飞行员更是凤毛麟角。

2017年,正逢空军航空大学时隔4年的招生。

除了过硬的体能,女飞行学员选拔的条件极其苛刻:

身高必须在165到185厘米之间;体重在标准体重的85%~120%之间;按空军“C”型视力表双眼裸眼视力0.8以上,无色盲、色弱;高考成绩必须高于本省一本分数线。

一句话,国家要的是精英中的精英。

徐枫灿就是在这样的层层筛选中,闯出来的。

▲徐枫灿和战友初入军校(来源:一号哨位)

部队的飞行训练,一向奉行“从难从严”。

“难度越大,标准越高,风险也就越大。”

徐枫灿几乎每天都要经历各种各样天旋地转的“游戏”。

而这些只不过是开胃菜,3000米跑、蛇形跑、曲臂悬垂……都是家常便饭。

“女儿很能吃苦,训练时,手上、脚上都是伤,她愣是没吭一声。”家人从没听过徐枫灿叫苦叫累,可母亲很心疼,因为她每次见到女儿,都能在她身上找到新痕旧疤。

除了体能训练,对飞行员更大的挑战其实是理论知识。

“都以为飞行就像小鸟飞翔自由自在。但实际上,你要熟悉掌握上千个零部件的功能,驾驶时要同时关注几十个数据。”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所以,在徐枫灿看来,不是“学霸”,根本打不开航空学院的大门。

她的连长曾在央视镜头前评价道:“刚开始练习杆舵结合时,我看到她在找什么东西,不一会儿拿了几个树枝,就开始比划。我觉得这个学员肯吃苦,能钻研,有方法,是个不错的苗子。”

体力和脑力的双重磨练,没有把这个99年的女孩压垮。

反而用一点一滴的血汗,换来了一份最优异的答卷。

因为训练刻苦,学习认真,徐枫灿不仅在首次单飞考核中名列榜首,还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学员、优胜学员。

02

这个夏天,徐枫灿即将以一个战斗员的身份,奔赴需要她的人民军队。

看到她驰骋蓝天的身影,无数网友表示羡慕。

但是,新华社的一句评价却让我们泪目:“一觉醒来我们已经被‘90后’‘00后’保护。”

当我们为徐枫灿的英姿飒爽所倾倒的时候,似乎忽略了一个问题:军队飞行员无疑是世界上最高危的职业之一。因为哪里有危险,哪里有需要,他们就会出现在哪里。

光荣的背后,往往伴随着巨大的付出和牺牲。

不过,这个21岁的姑娘对自己的选择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当直升机起飞时,螺旋桨的声音高达110分贝,是人体所能适应分贝的1.5倍。戴上耳机我就听不清外边的声音,但是我能听见自己内心的呐喊。无论前面的道路通向何方,我绝不辜负自己的选择。”

“曾经大家眼中是孩子的我们,已经长大了。不管是哪一代,只要志向和理想都在,都是最好的一代。”

最近,《觉醒年代》热播。

有观众问:“青年人是不是一代不如一代啊?”

起初我不知道怎么回答。

但是徐枫灿的故事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

每一代年轻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和担当,重要的是你能否扛得起青年这杆大旗。

徐枫灿做到了。

她的每一次腾空,都是对这个国家、对这个民族最忠诚的信仰。

就像她名字暗合的那句兵法:

“动如雷霆,静如处子,初心所向,使命必达。”

飞向蓝天只是一个开始,保家卫国才是她的前方。

愿守护我们头顶这片天空的每一位英雄,都能顺利地完成每一次任务,平安回家。

▲徐枫灿(左一)(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樊丽萍

  来源:王耳朵先生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