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蛋糕切面一样的“苏联式建筑” | 一点历史 | |
2019-06-12 16:32:48 作者:荏山 |
中苏友好大厦是苏联专家在沪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建筑,外立面仿效圣彼得堡海军司令部大楼,“苏式”得毫无争议。同样盛名在外的还有毛泽东亲笔题字、周恩来主持剪彩的北京苏联展览馆(今北京展览馆),以及建国十周年首都十大建筑之一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等。哪怕是“外行”都可以很容易地概括出这几幢建筑的特点:严格的中轴对称分布;层层向中心聚拢增高,主楼高耸;平面规整有如“蛋糕”切面;庄严、稳重,广场恢宏……“苏联非常有名的‘莫斯科七姐妹’也都是这个样式,圈内人戏称为‘苏维埃巴洛克’。”
苏联援建的北京苏联展览馆(现北京展览馆)
当然,全国各地多的是叫不出名的“苏联式建筑”,因功能有别,风格样式也不完全相同,而且并非都由苏联人参与设计建造,很多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被苏联”了。这些老房子像印章一样,重重地戳在城市里,哪怕暗淡了,也无法轻易抹去,成了共和国那段特殊成长历程的见证者。
其实,建筑学界并没有“苏联式建筑”一说,它更像是个约定俗成的称呼,带着浓浓的意识形态味道。
“莫斯科七姐妹”之一的莫斯科大学
我国建筑学科诞生得较晚。民国时期,第一批在西方国家(美国为主,其次为日本)学习建筑学的中国留学生陆续回国开业,形成了第一代中国建筑师的主体,他们受到的是西方传统的建筑教育。
在1920—1930年代的稳定和发展时期,这些人逐渐成长壮大,在当时国民政府提倡“固有形式”的情况下,设计建造了一大批“中国固有式”建筑,尤其是在南京、上海等地。1930年代特别是战后的1940年代,西方现代主义建筑日益对中国建筑产生影响,并一直延续到建国之后的短暂时期。“随着‘一边倒’学习苏联政策的推行,现代建筑退出了中国建筑的舞台。”在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吉国华看来,这随之而来的是强调“民族形式”的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建筑理论的输入和影响。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初确立的一种写实主义的文学艺术创作风格。1934年全苏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通过的苏联作家协会章程里表述如下:“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苏联文学与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具体地去描写现实;同时,艺术描写的真实性和历史具体性必须与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结合起来。”
“简言之,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艺作品主要‘歌颂’社会主义,或者通过‘励志’,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吉国华进一步介绍说,“在建筑方面的表现就是要反映社会主义时代的伟大和美丽,通过将服务于大众的建筑,如工人住宅、文化宫、休息大厦、苏维埃农庄、图书馆、学校、影剧院等,修建得宏伟和美丽,来体现对人的关怀。”他表示,工人文化“宫”、少年“宫”等都是这类建筑的典型。
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建筑理论强调用“民族形式”表达“社会主义内容”,建筑外形上注重显示“共产主义的革命激情与荣耀”。现代主义建筑流派则被认为是“资产阶级利用割断历史的形式主义的艺术来模糊阶级斗争意识和民族意识”的帮凶(王军《城记》)。
作者:荏山
编辑:于颖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