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饮和热饮,哪个更解暑?答案出乎意料 | |
2019-07-18 13:01:49 |
又到了一年一度
“屋里蒸馒头,屋外铁板烧”的日子
炎炎夏日
没什么比一瓶冷饮
一支雪糕更舒爽的了
但你可能不知道其实喝冷饮,吃雪糕反而更容易中暑一起来了解下人为什么会中暑?
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人体的体温调节功能出现障碍,产热大于散热,导致体内热量蓄积过多,引起循环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一系列症状。
根据中暑的表现和严重程度,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
先兆中暑:表现为疲惫无力、头昏眼花、心悸出汗、注意力不集中、口渴等。此时,体温正常或稍微升高,但一般小于37.5℃。表现为疲惫无力、头昏眼花、心悸出汗、注意力不集中、口渴等。此时,体温正常或稍微升高,但一般小于37.5℃。轻症中暑:除上述症状外,还会出现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血压下降等症状。体温可进一步上升到38℃以上。除上述症状外,还会出现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血压下降等症状。体温可进一步上升到38℃以上。重症中暑:轻症中暑进一步发展就会成为重症中暑,可细分为三类:
1
热痉挛:表现为肌肉抽搐、皮肤潮红、头晕虚弱等;表现为肌肉抽搐、皮肤潮红、头晕虚弱等;
2
热衰竭:热痉挛进一步发展为热衰竭,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无尿或者尿色深,体温高于39.4℃;热痉挛进一步发展为热衰竭,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无尿或者尿色深,体温高于39.4℃;
3
热射病:最严重、死亡率最高的中暑,死亡率高达60%。这时候人体的体温调节机能丧失,直肠温度≥41℃,患者出现嗜睡、昏迷甚至休克等表现。最严重、死亡率最高的中暑,死亡率高达60%。这时候人体的体温调节机能丧失,直肠温度≥41℃,患者出现嗜睡、昏迷甚至休克等表现。夏天到底喝冷饮还是热饮好?简单来说:喝热饮好。上文提到中暑的危险不容小觑,而喝冷饮却会加重中暑的风险。
确实,炎炎夏日喝冷饮会给人舒爽凉快的感觉。但如果大量饮用冷饮,会有以下坏处:
1
冷饮会刺激胃肠道,导致其功能紊乱,引起腹痛或腹泻;
2
夏日需要排汗以保持体温稳定,而大杯冷饮下肚,会给我们的神经系统传递“我的身体很凉爽”的感觉,从而抑制身体出汗和调节体温的正常反应,反而导致热量积聚在身体里,更容易中暑。
相比之下,温热的饮品能帮身体向神经系统传递热信号,促使毛孔张开,促进汗腺的分泌,从而增加身体出汗率,以帮助我们降温,避免正常情况下的中暑。
夏天解暑喝什么最好?
不管是冷饮还是热饮,饮料总是含有大量的糖分,多饮反而会更加口渴,并不能解渴防暑。
喝温开水才是既简单又解渴的方法,如果出汗过多,还可以喝淡盐水,此外绿豆汤、绿豆粥、绿茶等也是解暑降温又利尿的不错选择,但记住,最好要饮用热的哦。
如果中暑,应如何急救?
在某些非正常情况下,比如暴晒下工作,长时间体育锻炼,还是可能发生中暑,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
首先要迅速从高温环境转移到阴凉通风处,如果患者意识清楚,可以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绿豆汤等,如果体温升高,可用湿毛巾或冰袋冷敷头部、腋下及大腿根部等出汗较多的部位。
患者情况稳定还可转移至屋内,用风扇吹以帮助散热;如果出现重症中暑症状,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及时将病人送到医院救治。
盛夏时节如何才能预防中暑?
防患于未然才是避暑良方,我们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1、避免长时间在烈日下或高温环境下学习、活动和工作。
如果无法避免,最好穿棉、麻、丝类的衣服出行,少穿化纤品类服装,以帮助散热;记得做好防晒工作,太阳伞、遮阳帽、墨镜戴起来,防晒霜涂起来。如果无法避免,最好穿棉、麻、丝类的衣服出行,少穿化纤品类服装,以帮助散热;记得做好防晒工作,太阳伞、遮阳帽、墨镜戴起来,防晒霜涂起来。2、多喝水。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每天都应该少量多次饮水,每天喝1.5至2升水。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每天都应该少量多次饮水,每天喝1.5至2升水。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3、多吃瓜果蔬菜。夏天多食用例如生菜、黄瓜、桃子、西瓜等含水量高的食物,以帮助补充水分和营养物质。夏天多食用例如生菜、黄瓜、桃子、西瓜等含水量高的食物,以帮助补充水分和营养物质。
4、保持充足睡眠。睡眠不足也是中暑的常见诱因。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神经系统都得到放松和修复,有利于增强免疫力,预防中暑,但要注意睡觉时避免空调和电风扇对着头部吹。睡眠不足也是中暑的常见诱因。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神经系统都得到放松和修复,有利于增强免疫力,预防中暑,但要注意睡觉时避免空调和电风扇对着头部吹。5、老人、婴幼儿、肥胖人群在每天上午10点到下午4点间应尽量减少出门。因为老年人体温调节功能下降、小孩和婴幼儿的排汗功能尚不完善,肥胖的人皮下脂肪会阻碍热量的散失,这些人群体内都容易积聚热量,发生中暑的危险也相对较高。因为老年人体温调节功能下降、小孩和婴幼儿的排汗功能尚不完善,肥胖的人皮下脂肪会阻碍热量的散失,这些人群体内都容易积聚热量,发生中暑的危险也相对较高。千万别再贪凉只喝冷饮了热饮才是更好的选择
编辑:沈湫莎
责任编辑:姜澎
来源: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