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最老西医院院史馆开馆:首度披露合信医学译作手稿
2019-12-06 11:32:17 作者:唐闻佳 王昊宁 袁蕙芸

仁济西医手稿.JPG

首度披露仁济医院第二任院长合信编译的《西医略论》《全体新论》手稿修复版,孙中山之子赠物、何香凝赠物亦难得“外借”展出……今天,历经半年筹备,坐落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东院新科研楼的仁济医院院史馆开馆。

这是上海最老的西医院——仁济医院建院175年来首次拥有一个展出大量珍贵实物藏品、集医术与艺术为一体的院史陈列馆。

仁济医院院史管.JPG

仁济医院院史馆于2019年7月2日正式开工,这期间无论从院史馆的设计、还是珍贵展品的收集,每个细节都凝聚着仁济人的心血。该馆面积约275平方米,分为12个展区,全面展示了仁济医院建院175年来在医疗、护理、教学、科研、管理、党建、国际交流、精神文明等方面取得的成果。

目前,馆内收藏陈列着近百件与医院的历史和发展密切相关的实物展品,其中不乏数十件年代久远的珍品,包括医院第二任院长合信于19世纪50年代编著完成的《西医略论》《妇婴新说》和《内科新说》的仁济馆藏版书籍和印刷版的铜片,其中《妇婴新说》和《内科新说》的和刻本(日本版)也同时展出。

仁济年度报告.JPG

此外,还有1932年仁济医院住院楼竣工时留存的制作精美的铜质建筑模型,20世纪30年代仁济医院保产委员会会议记录、基金章程,20世纪40年代医院医务、经济状况年度报告和疾病分类手册,以及牛惠霖、兰锡纯、江绍基、王一山等诸多名医大家的奖章证书、医疗器械、著作手稿等。

仁济医术传日本.JPG

这些展品不仅体现了仁济医院在“西医东渐”中的重要作用,更见证着一代代仁济医者在推动我国医学事业发展、守护人民群众健康的过程中付出的艰辛努力,还展现了医院历史上在各种卫生防疫、战争救护、救灾医疗、公益慈善等领域勇攀高峰所作的重要贡献。

在院史馆筹备过程中,仁济医院通过文献检索发现澳大利亚国立图书馆存有《西医略论》《全体新论》两部书籍的原始手稿。作为该书发行方,医院当即联系了澳大利亚驻沪总领事馆,副总领事刘冰女士得知该消息后,委派专员发函联络澳大利亚国立图书馆,并在得知手稿由于年久老化无法外借至上海的消息后,由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出资请国立图书馆通过透光数字转化等技术,完整将两本手稿制作成印刷级数码影印版,赠予院方。这进一步丰富了院史馆的馆藏,更为仁济医院的院史研究提供了珍贵史料。

宋庆龄陵园管理处得知仁济医院院史馆即将开馆,特将仁济医院第一位华人副院长牛惠霖使用过的各种手术器械(上世纪20年代-30年代),以及孙科(孙中山之子)赠予其的“霖雨苍生”银杯和何香凝赠予其的“医国医人”银盾借给仁济医院短期展览。

>>>相关链接

部分珍贵馆藏展品

合信与《医书五种》

仁济医术.JPG

仁济医院第二任院长、医学家合信(Benjamin Hobson)在1849年至1858年间编译《医书五种》,由《博物新编》(1849)、《全体新论》(1851)、《西医略论》(1857)、《妇婴新说》(1857)、《内科新说》(1858)5部书组成,是我国最早的西医学著作。该书在上海墨海书馆印刷,仁济医院免费赠阅,后传入日本。

院史馆内展示的是由仁济医院藏版印刷的《西医略论》《妇婴新说》和《内科新说》和刻本(日本版)的《妇婴新说》《内科新说》,以及仁济医院收藏的该书部分印刷版片(铜质,19世纪中叶)。

仁济医院西院住院楼模型(铜质,20世纪30年代)

仁济模型.JPG

1926年8月,仁济医院收到英国侨民、沪上著名建筑师雷士德(Henry Lester)遗赠的100万两银子以及四处房地产,决定用这笔财产扩建院舍。该扩建工程于1929年1月动工。扩建期间,医院迁至暂借的爱多亚路天主堂街口的平治门洋行内继续开业。

1932年1月,经过近三年施工,一座拥有250张床位、另有门诊部及职工宿舍的设备较好的六层楼院舍在山东路的原址上建成开业。经多方讨论,医院定名为“仁济医院”,英文名称为雷士德中国医院(Lester Chinese Hospital),亦称“德和医院”(因雷士德设立的公司为德和洋行)。院名由中国近代著名书法家王一亭题写。

这是当时这栋新住院楼竣工时留下的铜质模型。

牛惠霖使用过的眼镜、手术器械

牛惠霖(1889-1937),上海市人。中国最早的海归华人西医师之一,外科学专家,曾任仁济医院副院长兼外科主任、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教授、中华医学会第五届会长、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教授、中华医学会第五届会长等职,并在主要医疗卫生行政机构中任要职及医事顾问,被誉为“中国医界之柱石”。

1907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部、后赴英国剑桥大学深造,获医学博士学位,为英国皇家外科学会会员,并领有皇家内科学会开业证书,曾任伦敦医院主任医师、伦敦叶普斯惠区医院与密它瑟斯医院重伤外科手术主任医师。

1919年,他回国任仁济医院副院长兼外科主任,归国时带回麻醉、消毒等一系列新技术,开展四肢创伤等新手术,从此仁济医院的外科与世界接轨,取得全新的发展。

1927年、1932年红军将领陈赓腿部负重伤,曾两次秘密来沪就医,均由牛惠霖与其弟牛惠生(骨科专家)悉心诊治而愈。“一·二八”淞沪抗战期间,牛惠霖、牛惠生与宋庆龄、何香凝等组织战地救护工作,在上海、苏州两地设立伤兵医院,出任上海地方协会救护伤兵第一医院院长、上海公共租界商团华队军医长,组织指挥并参与救治大批伤病员。

仁济孙科.JPG

展柜中展示的是牛惠霖使用过的眼镜和各种手术器械,以及孙科(孙中山之子)赠予其的“霖雨苍生”银杯和何香凝赠予的“医国医人”银盾。

这些展品除眼镜由牛惠霖之女牛恩美女士捐赠给仁济医院外,其余均为宋庆龄陵园借展。

圣约翰大学医学院1935年毕业照

圣约翰大学医学院1935年毕业照,上有诸多后世的名医大家,包括江绍基、王一山等。

仁济王一山证书.JPG

1880年,文恒理在上海同仁医院创办医学班,招收的学生主要来自圣约翰书院。1896年,圣约翰书院改组,设医学部,文恒理任主任,将同仁医院生员并入,学制4年,校址在极司非而路(今万航渡路)1575号。1905年,圣约翰书院改名圣约翰大学,在美注册;医科学制改为7年,其中医预科2年、医科5年(包括一年实习),4年时授予理学学士学位,7年毕业后授予医学博士学位,是当时中国两所授予医学博士学位的学校之一

1914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主办的广州宾夕法尼亚医学院与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部合并,成立圣约翰大学宾夕法尼亚医学院,先后由莫约西(广州宾夕法尼亚医学院创办人)、刁信德任院长。圣约翰大学医学课程与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相同,且全部用英语教学,医院实习查房、写病史亦都用英语,因而在学业、语言方面与美国医学院完全衔接,很多毕业生赴美国接受住院医师培训和进一步深造。1945年下半年起,仁济医院接受圣约翰大学医学生临床实习。1947年更名为圣约翰大学医学院,倪葆春出任院长。1949年,医学院有教师59人,在校学生298人,应届毕业生25人。

1952年院系调整,圣约翰大学撤销,其医学院与震旦大学医学院、同德医学院共同参与组建上海第二医学院(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邮票

仁济邮票.JPG

1972年4月9日,心胸外科王一山和冯卓荣、叶椿秀、朱洪生等医师在针刺麻醉下进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房间隔修补术)获得成功,这是国际首创的中西医结合医疗成果。1975年国家邮电部发行“医疗卫生科学新成就”特种邮票,其中第一张“针刺麻醉”的票面图案就来源于这台手术。

据了解,其余三张邮票分别为:断肢再植、中西医结合小夹板治疗骨折、中西医结合针拨术治疗白内障。



作者:唐闻佳 王昊宁 袁蕙芸
编辑:唐闻佳
责任编辑:顾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0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