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宝宝川崎病心衰,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成功实施国内最小年龄冠脉搭桥术
2021-09-07 09:19:19 作者:唐闻佳 姜蓉

屏幕快照 2021-09-07 上午8.54.12.png

一个多月前,活泼可爱的1岁宝宝琪琪(化名)突然变得不爱动也不爱笑了,吃得越来越少,面色越来越差。父母带着她在当地多家医院奔走,始终无法明确病因。慢慢地,宝宝还出现了全身水肿。

几经辗转,一家人慕名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内科就诊,经傅立军主任门诊诊断“川崎病、心功能不全”收治入院,心脏超声提示心功能明显下降,射血分数仅45%。心电图广泛缺血性改变。心脏磁共振提示心内膜异常信号。由沈捷主任进行的冠脉造影显示,孩子右冠状动脉近端闭塞伴少量桥血管开放,左冠状动脉主干严重狭窄,仅有一丝血流通过,提示孩子川崎病合并了严重的冠脉病变,导致心力衰竭。

“川崎病”是一种原因未明的非特异性血管炎,心脏病变是其最严重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冠状动脉扩张和冠状动脉瘤甚至心肌梗死、心衰。琪琪的病情凶险,右冠脉闭塞和左主干严重狭窄导致心肌缺血,心功能很差,且随时有猝死风险。

在学科带头人李奋主任主持下,心内科团队立即采取措施改善心功能、预防猝死,同时提交到医院的川崎病团队进行讨论。医院紧急调动心胸外科、心内科、放射科、麻醉科等进行多学科会诊,一致认为冠状动脉搭桥术是首选治疗方案。

“冠状动脉搭桥术”被誉为“心尖之舞”,儿童的血管更是比成人细很多,而琪琪仅仅有14个月,手术难度极具挑战。手术由心胸外科郑景浩主任团队实施,术中发现:琪琪的左、右冠状动脉均存在明显狭窄,左冠状动脉最狭窄处仅1毫米,狭窄远端2毫米,而右冠状动脉瘤样扩张的远端亦仅3毫米。

在麻醉和体外循环团队的保驾护航下,郑主任巧妙利用患儿自体的乳内动脉,将细若发丝的血管成功搭接了2支血管桥,分别重建了右冠状动脉和左前降支远端。

手术历时3小时,琪琪几乎完全堵住的冠脉再次恢复灌注,心肌缺血的根源得到了解决。

屏幕快照 2021-09-07 上午8.52.22.png

术后,琪琪在心脏监护室医护人员的精心照顾下,心脏功能恢复很快,术后一天就撤离了呼吸机,第二天从监护室转到普通病房,两周后顺利出院。

据郑景浩主任医师介绍,川崎病冠状动脉搭桥术是治疗成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主要手段,其原理是使用自体动脉或者静脉作为桥血管,连接狭窄冠状动脉远端和主动脉,让血液绕过冠状动脉狭窄部位到达缺血的心肌,改善心肌血液供应。近年来,冠状动脉搭桥术被成功应用于儿童川崎病合并严重冠状动脉病变,但因手术难度较高,儿童冠状动脉搭桥术在我国开展仍然较少。

作为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心血管专科联盟牵头单位,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在国内率先成立“儿童心肌病和心力衰竭诊疗中心”, 近年来,随着川崎病冠脉病变治疗技术的开展,医院专门成立了由心脏内外科、麻醉科、放射科组成的川崎病诊治团队,迄今已为此类患儿成功开展冠状动脉搭桥术十余例、介入治疗数例。该患儿的成功救治创下了目前国内冠脉搭桥术最小年龄纪录,随着手术技术的成熟开展,会让越来越多此类患儿不再受年龄限制而获得救治。




  作者:唐闻佳 姜蓉

  编辑:唐闻佳

责任编辑:樊丽萍

  图源:医院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