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位死亡原因竟是它!记住“6个一”,让你远离它
2021-10-24 07:53:54

761690_w750.jpg

脑卒中,就是俗称的“中风”。根据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编写组发布的《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9》显示,全球疾病负担研究( GBD) 显示,我国总体卒中终生发病风险为39.9%,位居全球首位,这意味着每5个人大约会有2个人罹患卒中;而2018年我国每5位死者中,至少有1人被卒中夺取生命。

作为人体的“司令部”,大脑一旦发生卒中,致死率和致残率不可小觑,因此预防胜于治疗。国家卫生健康委也发布了《中国脑卒中防治指导规范》,以降低卒中的危害。

65岁左右卒中高发

并呈现年轻化趋势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9》指出,我国卒中患者平均发病年龄在65岁左右。但目前来看,我国卒中总体发病年龄趋势呈现年轻化。

2012-2016年国家“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数据显示,我国40岁及以上卒中患者首次发病年龄构成中40~64岁占比超过66.6%。

从一些媒体报道中,我们经常看到有年仅二三十就被中风困扰的年轻人。

一项2010年关于2000多住院人员的统计就发现,2006-2009年间,青年脑卒中的发病比率为4.8%,比2002-2005年间的3.5%有所增加。而这些发病年龄小于45岁的年轻人,往往伴有高血压(42.8%)、高血脂(33.6%)、不良生活习惯(28.3%)、糖尿病15.9%等。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有一定慢病基础,却不重视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是卒中发生的高危因素,但很多中年人并不知道,也不重视这些问题。

有些中年人不进行健康体检,等到发病偏瘫了才知道自己有高血压。有些人即便发现以后也不重视,总觉得自己年轻,能熬过去,吃点药就不管它。

2. 重口味饮食、吸烟酗酒

高盐饮食是公认的高血压危险因素之一,同时可诱发脑中风。而高糖、高脂饮食也不利血管健康。此外,吸烟会导致血管内皮功能紊乱,血栓生成增加。而有研究显示,大量饮酒可使卒中风险增加20%。

3. 熬夜、压力大、情绪激动

加班、熬夜、压力大,情绪激动也是诱发脑卒中的因素之一。长期精神紧张、焦虑必然造成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和痉挛,同时血管压力也会增加,造成血管内皮损伤、脂质沉积而导致动脉硬化。

4. 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

超重和肥胖会增加卒中的发病风险。2018年一项研究分析发现,体质指数每增加5个单位,卒中风险增加110%。

2020年12月23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会上提到,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接近20%,6岁以下儿童超重肥胖率达到10%。我国超重肥胖率上升速度较快,全人群都受超重肥胖影响。

这也提示我们,要早早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重视中风的预防。

记住“6个一”

让你远离中风!

1. 规律坚持一项运动

规律的体育锻炼能够降低卒中发生的风险。但目前鲜少有人能达标。据2010年中国慢性病监测项目显示,我国成年人群参加有效体育锻炼的比例仅为11.9%,且与其他年龄组相比,25~44岁和75岁以上人群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最低。

因此建议每周至少保持规律的有氧运动150分钟以上,每次运动达30分钟。如果实在没时间运动,每次10分钟、每天3次快走也可以。

2.  35岁以上每年必须测一次血压

高血压是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即使没有症状,35岁以上的人也应该一年至少测一次血压。

一旦发现血压升高,及时调整生活方式或通过药物治疗,控制好血压。

3. 饮食一个原则“三减一加”

国人饮食往往习惯高油、高盐、高糖,而果蔬摄入不足,因此应做到“三减一加”,而类比于地中海饮食的“江南饮食”,恰恰有这样的效果,还有助于预防血管代谢性疾病。

江南饮食可以概括有6大特点:

1)提倡增加粗粮,减少精米精面;

2)推荐植物油,低温烹饪;

3)增加白肉、减少红肉,推荐豆制品;

4)蔬菜多多益善,保证适量水果;

5)推荐适量坚果、奶类;

6)强烈推荐蒸、煮、涮的烹饪方式。

4. 一个腰围警戒线不能超

避免肥胖,男性腰围不能大于90厘米,女性腰围不能大于85厘米。

5. 床头备上一杯水

平时可以在床头放一杯水,在睡前半小时和晨起时喝几口。

早晨是人体生理性血压升高的时刻,血小板活性增加,易形成血栓。喝一杯温开水,能帮助稀释血液。晚上睡觉时,血流速度减慢,如果血液黏稠度增高,极易形成血栓性疾病。饮用适量的温开水,能稀释血液,防治缺血性中风。

6. 一定要遵医嘱用药

预防中风,一定要针对引起中风的危险因素进行管控,比如,血压高的遵医嘱服用降压药,血脂高的遵医嘱服用降脂药等。


  编辑:储舒婷

责任编辑:樊丽萍


综合:健康时报、中国日报、周到上海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