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起,上海中小学调整为线上教学!心理专家:这场疫情或是生命教育好时机
2022-03-11 17:13:10 作者:李黎 乔颖

图片

“妈妈,到底什么是病毒?”

“很可怕的一个东西!”

“这么多叔叔阿姨每天穿着白色衣服让大家轮流张开嘴,是为什么?在喂饭吗?”

“他们在检查病毒。”

“妈妈,你为什么不让我出去玩?为什么大家都害怕病毒?我和病毒交一下朋友可以吗?一起玩可以吗?我可以那我最喜欢的巧克力给它吃。”

这两天,微信群里各式各样的小朋友提问让人忍俊不禁。但笑过之后我不禁想:其实在幼小的孩子的眼中,万物皆可玩耍。童言无忌的背后能看到人类最初的本能——人作为一种生命形态与自然界其他生命形态的连接和共生。

孩子们渴望出门玩而不是待在家中,是渴望与大自然产生连接;而他们毫不忌讳地表示要和病毒交朋友,除了因为不知道病毒的危害之外,也只不过是本能地认为存在于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可以“愉快玩耍”的伙伴。

一直以来,人类在与疾病的斗争中都致力于如何消灭病毒。然而今天我们知道:病毒从来都不能被完全消灭,它们是一种古老顽强的非细胞生命形态,广泛存在于大自然中。因此,当面临病毒带来的灾难,我们努力研究如何不让病毒杀死人类的同时,也许更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建立更好的和病毒以及各种生命体共处的方式,并且也要告诉我们的孩子。

这场持续了两年多的疫情,也许正是生命教育的好时机。几乎每一个父母都会面对的孩子关于生命的“终极三问”:我是从哪里来的?人为什么要生病?人死了会怎样?

当听到这些问题的时候,就意味着应该给孩子做生命教育了。

这些年,父母们对于“生命教育”的概念并不陌生,也有不少绘本、读本或科普资料,帮助父母对不同年纪的孩子进行生命教育。到底什么是生命教育?目前我们听到各种说法不一。

最早提出“生命教育”概念的是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1968年他在《生命教育:与孩子一同迎向人生挑战》中用生命教育理念拓展了传统学校教育的内涵。他认为教育应该兼顾知识学习和人生体验于一体,让孩子具有身、心、灵兼备的生命态度。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核心开展的,其意义在于让人明白如何使用学到的知识更好地生活。

早期在开展的生命教育,很多都侧重“出生”与“死亡”方面,主要目的是为了孩子们通过对于死亡的了解,更加珍惜生命。而除此之外,对于生命观和世界观的教育也一样十分重要,甚至更为基础。

在漫长的抗疫隔离中,不知道你有没有思考过:为什么一种病毒就会让我们的生活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那不仅仅源于病毒可能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危害,还源于对于病毒的未知带给我们内心的恐惧。

也许在与孩子讨论疫情的时候,作为父母应该先好好思考这个问题。因为对于一些幼小的孩子来说,未知带来的恐惧也许每天都在发生,这个世界对于他们而言有太多还没有弄清楚的事情。他们往往也会因为恐惧、焦虑、生气等情绪出现很多躯体化的症状,比如:因为害怕上学而觉得肚子疼,因为害怕和父母分离而发烧等等。当父母理解了这些心身疾病的原因,也许就能更好地“治愈”孩子。同样道理,当孩子知道了自己的身体和情绪密不可分,互相影响,也能够慢慢地去让两者和谐相处,发展出真正的心身健康。

教会孩子身体和心灵是一个整体非常重要。特别是我们日常在和孩子谈论健康的时候,经常强调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但往往忽略了心理和情绪的状态也与身体健康息息相关。

那么,怎样和孩子讨论身与心的问题呢?

如果是学龄前或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可以通过故事绘本的方式一起阅读学习。推荐一本绘本《你不知道的三个朋友》,它用拟人方式讲述了我们的思想(脑先生)、心灵(心小姐)和身体(肚子先生)是如何共处、陪伴每个人度过一生的。

如果你的孩子已经到了小学高年级或中学阶段,不妨和孩子一起思考一下:“新冠病毒是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和情绪的?”“我的情绪和身体有什么关系?”这些问题。或一起看一部和情绪有关的电影《头脑特工队(Inside Out)》,再开启讨论。

很多父母越来越愿意进行“赏识教育”,虽然这对培养孩子的自信和自尊很有帮助,但不恰当地赞赏或过度赞赏可能会将孩子推向“自我中心”的另一面。所以在赏识教育的同时,去了解世界,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非常重要。

每种生命形式的存在都与环境和其他生命体息息相关,地球上任何动物、植物、山川河流都是一个整体。庄子曾这样解释人与自然的关系“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意思是天地、万物和人类如一个生命体一样,是密切相连的共生关系,这也是在描述人与自然的关系。

这次疫情可以成为孩子们去探索人和自然关系的好时机。家长们给孩子讲新型冠状病毒的知识时,可以延伸到生命教育。

比如,对于比较年幼的孩子,可以解释:很多病毒原本是存在于野生动物身体里的,比如蝙蝠、穿山甲、果子狸等身上存在着很多种类的病毒;还可以进一步告诉他们:为什么病毒不会让这些动物生病,可以与他们和平共处?

如果有家长朋友觉得“嗯,这个嘛……有点难!”没关系!和孩子一起看看这个视频《蝙蝠身体里这么多病毒,为什么自己没事?》,会有帮助!

对于大一些的孩子,当他们学习到新冠病毒是如何从野生动物传染到人类的过程时,也可以和他们一起讨论:在这个过程中人类违背了哪些自然的规律?什么样的方式可以让这样的悲剧不再发生?

在《生命教育:与孩子一同迎向人生挑战》中有这样的一段话:“孩子们所学习的是如何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他们必须懂得如何明智、快乐而成功地生活,而不违背自己内在的深层需求。”

当下是否也让我们能重新思考和学习这些问题呢?此时,我又想起了一句话“待到春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是啊,当孩子们重新回到大自然中安全开心地玩耍,他们眼中的自己和这个世界又会有什么不同呢?



  作者:李黎 乔颖(作者单位: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编辑:唐闻佳

责任编辑:樊丽萍

         图:本报资料图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