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基数大,仁济医院新研究探索免疫靶向新疗法
2022-07-01 14:27:10 作者:唐闻佳 王绮夏

图片1.jpg

近日,著名学术期刊《肝病学期刊》(Journal of Hepatology,影响因子IF=30.083)在线发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科马雄教授课题组的原创性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为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提供了新型特异性治疗靶点。

马雄教授介绍,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是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肝病,旧称“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我国PBC患者基数很大,40岁以上女性群体的的患病率约为千分之一,其中30%—40%的患者对熊去氧胆酸标准化治疗应答欠佳或无法耐受该药物。并且,目前仍缺乏免疫靶向疗法。

抗线粒体抗体(AMA)阳性是PBC最典型的血清免疫学特征,AMA所识别的自身抗原主要为线粒体中的丙酮酸脱氢酶E2亚基(PDC-E2),PDC-E2特异性CD8+ T细胞在PBC的胆管损伤中起关键作用。

新近研究指出,多种自身免疫病可能由组织驻留记忆T细胞参与驱动,TRM细胞是一个最近发现的新型记忆T细胞亚群,长期驻留于特定组织中不参与再循环。正是基于它的这种特征,有学者提出它可能是导致自身免疫病进展和复发的一个重要因素。更加值得关注的是,多种疾病状态下CD103+ TRM细胞都具有独特的抗原反应性。

马雄教授团队首次发现CD103+ TRM细胞是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肝脏中自身抗原特异性CD8+ T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而核苷酸池氧化修复蛋白NUDT1对肝内致病性CD103+ TRM的长期存活至关重要,这一发现为PBC提供了新型特异性治疗靶点。

该研究论文的第一作者是博士生黄冰源,并列第一作者为博士生吕珠婉、硕士生钱其炜,通讯作者为马雄教授、尤征瑞助理研究员和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的M. Eric Gershwin教授。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的资助。仁济医院消化科马雄团队多年来在慢性肝病免疫学发病机制及相关转化研究方面成果丰硕,在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临床和病理诊治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作者:唐闻佳 王绮夏

  编辑:唐闻佳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