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手术1小时换膝完成,患者可当天下地,手术机器人开启“微创换膝”
2023-06-15 10:32:39 作者:唐闻佳

屏幕快照 2023-06-15 上午10.28.12.png

置换关节在大众认识里是伤筋动骨的大手术,技术发展正在改变传统认知——关节手术1小时换膝完成,患者可当天下地……日前召开的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年会上,智慧关节机器人Mako单髁关节置换应用系统宣告在国内上市。连同已有的全髋关节置换、全膝关节置换,“微创骨科”正为患者带来更多选择与获益。

“膝患”人群治疗新选择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的关节,关节软骨容易磨损和破坏,从而使膝关节发生退行性病变,导致膝骨关节炎。该病也是民间所说的“老寒腿”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55岁以上的人群中,60%有膝骨关节的影像学改变,而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膝骨关节炎的发病率则高达85%。可预见的是,伴随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膝骨关节炎患病率和患病人数都将呈上升趋势。

人工关节置换术作为治疗重度骨关节炎的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日益广泛。2019年,我国髋膝关节置换手术量超过95万台,2017至2019年的年增长量超过20%。这其中,单髁关节置换术是相对全膝关节置换术而言的一种新型微创手术,只置换病损部分。2019年全国单髁关节置换手术量为19000例次。2017至2019年年均增长率43.7%,治疗需求增长迅速。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关节外科主任张先龙教授表示,“人体膝关节跟汽车轮胎一样也会产生磨损。当车胎因破了一个洞而漏气,是补胎还是换下整个车胎?单髁置换手术就像轮胎修补一样,哪儿坏了补哪儿。这样既可以解除疾病,也可以最大程度保住患者的膝盖,保留更多自身组织。”

走出保守治疗误区

生活中,许多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只愿尝试药物和前期治疗,畏惧手术。这些患者及家属的典型顾虑包括,“老年人做这么复杂的手术身体吃不消,能保守就保守吧”“人工关节有使用寿命,越晚做越好”“人工关节始终是假腿,不如自己的关节好使”“听做过手术的人说手术特别疼”……这些误区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令患者错过微创的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最佳治疗时机。

“膝关节炎虽不致命,但会给患者带来长期疼痛折磨及功能障碍,影响正常生活。“张先龙教授同时谈到,未来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越来越多,改善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对关节外科医生提出更高要求,能游刃有余地掌握各类新老技术,给患者一个最合适的治疗。以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为代表,无疑推进骨科向智能化、精准化、微创化方向发展,使患者更早回归生活、恢复自理能力,甚至逐渐“遗忘”置换过人工关节。



  作者:唐闻佳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樊丽萍

         图:受访方供图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