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创伤患者开通绿色通道、30分钟内输上血,上海六院急诊“再提速”​
2023-08-09 14:57:33 作者:唐闻佳

WechatIMG43.jpg

急诊,医院急危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种多、紧急抢救任务最重的地方,是所有急诊病人入院治疗的必经之路,也是卒中中心、创伤中心、胸痛中心等开展工作所依托的平台。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急诊日均约接诊患者1400-1500人,接诊120急救车辆日均80-90辆左右。急性创伤急救患者的就诊数、手术例数、出院病例数上海排名第一,AE-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出院病例数上海排名第一,成人急诊诊次数上海排名第一。然而在患者人数不断攀升、场地设施不易扩容的情况下,如何提高急诊服务能级,让每位患者都能得到快速高效救治,成为亟需破解的难题。

以此次主题教育为契机,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在院总会计师夏培勇的牵头下,医院急诊办公室、护理部、财务处、信息处等各部门组成调研小组并召开调研会议,调研急诊患者缴费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围绕“绿色通道”这一深刻理念,提出可行性和最优解决方案,力求实现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多元支付方式

相比门诊患者,急诊患者需经过“预检分诊”才能进入此后的挂号支付环节,因此以往自助服务机和手机端均不支持急诊患者的线上挂号功能,患者只能在人工窗口完成支付,一旦遭遇急诊高峰时段,排队等候时间要达到20分钟左右。

同样,在急诊抢救室,随着患者病情变化,医生随时会开具医嘱,即便抢救室门外就设有自助服务机,患者家属仍免不了里外奔跑、焦头烂额。

从急救的“高时间敏感性”出发,医院信息部门在一周内完成了急诊自助挂号缴费功能的开发完善,实现了人工预检与自助挂号(自助机或手机线上)的有机结合,减少了患者及家属的无效等候时间。此外,通过“诊间支付”的急诊抢救室应用,实现了家属的床旁支付,减少了群众不必要的跑腿。

“先救治后缴费”,30分钟输上血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急诊作为上海市创伤急救中心,每天都会接收来自全市甚至是长三角地区的创伤患者,急救输血的及时性很多时候关系到救治的成功率,然而实际场景的“延迟因素”往往又会影响及时性。

为了剔除支付这个“延迟因素”,医院多部门协同,为急性创伤急救患者开启“先救治后缴费”的绿色通道。通过对相关接诊、缴费流程的配套设计,保证了急性创伤的急救患者能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救治,尤其是需要紧急输血的患者在流程优化后能在半小时内输上第一袋血。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表示,此轮急诊患者缴费流程优化,实现了急诊患者全流程自助缴费,有效促进了急救效率的提升,同时,通过对欠费病人的办理、诊间结算、补缴款等流程优化升级,切实提升了急诊患者的就医体验和满意度。



  作者:唐闻佳

  编辑:唐闻佳

责任编辑:樊丽萍

         图:受访方供图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