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尼克号》20年后重映依然受欢迎,是否说明爱情是超越一切的力量?
2018-06-18 07:29:22 作者:陈熙涵

p590080575.jpg

一直以来,爱情电影是各大电影节的热门之选。上海国际电影节也不例外,开票之初最先售罄的影片,很大一部分便是诸如 《冷战》《理智与情感》《心灵暖阳》之类的爱情电影。令人始料未及的是,时隔20年,经典爱情影片《泰坦尼克号》还是那么受欢迎,创下多场全满后加场,加场电影票两分钟又被 “秒光”的盛况。

疼痛感消失了,爱情还在吗

《泰坦尼克号》在这20年里不知重映过多少次。2012年,3D重制版《泰坦尼克号》上映,在中国内地卷走9.48亿票房。总是有那么多拥趸甘愿为它再次走进影院,为杰克和露丝的爱情动心流泪。

一个在开船前一刻才赢得船票的落魄画家,一个不得已与未婚夫登船的贵族少女,上世纪初两位身份不同的年轻男女就这么遇上。他们在电影中的故事已无需重述,对很多人来说,《泰坦尼克号》不仅是一场美丽的爱情,也是一段追不回的最好时光。

呵,催泪的爱情,还没有一部像《泰坦尼克号》那样并入人们的心灵史。当时露丝望着美丽的星空,哼着没有名字的小调。杰克扒着救命船板,握着露丝的手,他的身体在冰冷刺骨的海水里,逐渐僵硬。那就是传说中的生离死别,刻骨的疼痛。我们甚至幻想过电影里不能圆满的爱情,能在生活中得以实现。这多少解释了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了,片中男女主角的扮演者里奥纳多·迪卡普里奥与凯特·温斯莱特“在一起了”的新闻屡有曝出,最终又都被证实是假消息。

谁也不能回答,为什么露丝和杰克不能在一起?为什么凯特和“小李子”没有在一起?这些心头的问号,像极了《泰坦尼克号》结尾,年老的露丝把海洋之心扔进海底的那一刻——她的眼前出现了记忆中的杰克,让她如此心动。这个场景几乎定格了我们记忆中最美好的爱情,同时又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爱情。当岁月流逝,疼痛感消失之后,你的爱情是否也沉入了海底?

“幸福不是故事,不幸才是”,直到今天,美国影片《廊桥遗梦》中对中年人心理情感的体现依然不过时,依然具有跨越时代的艺术魅力。.jpg

▲“幸福不是故事,不幸才是”,直到今天,美国影片《廊桥遗梦》中对中年人心理情感的体现依然不过时,依然具有跨越时代的艺术魅力

“幸福不是故事,不幸才是”,这绝非《后来的我们》发明,《廊桥遗梦》早在 20多年前对此作出了诠释。这部诞生于1995年的电影,当年公映时十分引人注目,直到今天,影片中对中年人心理情感的体现依然不过时,依然具有跨越时代的艺术魅力。

影片的情节并不复杂,但其中展现的情绪部分却十分细腻。电影适时地抛出了一个关于爱情真谛的话题:真爱到底是冲动还是克制?感性还是理智?真正让这部影片升华的是,梅丽尔·斯特里普饰演的弗兰西丝卡最终回归两人家庭,将那四天的回忆永埋心底,而克林特·伊斯特伍德饰演的牛仔,选择一辈子漂泊,就此不去打扰弗兰西丝卡的生活。“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各自的过去中,人们用一分钟的时间去认识一个人,用一小时的时间去喜欢一个人,再用一天的时间去爱上一个人,到最后呢,却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忘记一个人”,成了《廊桥遗梦》最经典旁白。

《理智与情感》中,导演李安以东方式的审美切入,把准了奥斯汀笔下那种“相爱却不能爱”的情绪脉络。.jpg

▲《理智与情感》中,导演李安以东方式的审美切入,把准了奥斯汀笔下那种“相爱却不能爱”的情绪脉络

爱情或许是每个人生命中最难的一道题。这次,观众们还将有机会重睹李安导演的《理智与情感》。当年很多人质疑过,一个有美国留学背景的中国导演,去拍英国女作家的作品,且不说他要怎么改编,才能让人不觉乏味,光是休·格兰特和艾玛·汤普森这两个“大演员”,就够他喝一壶的。片中出演大姐艾莉诺的艾玛·汤普森当时已是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剑桥大学英国文学系毕业的她还是《理智与情感》的编剧;而出演爱德华的休·格兰特毕业于牛津大学英国文学系,在前一年已凭借当年票房奇迹《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拿下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和金球奖双料最佳男演员,坐稳了“英伦男神”的头把交椅。而那时的李安,还没拍出《卧虎藏龙》《断背山》,刚凭《推手》《喜宴》《饮食男女》崭露头角。

事实证明,好的导演和作品,是彼此成就的。《理智与情感》成了李安的转折点,他以东方式的审美切入,把准了奥斯汀笔下那种“相爱却不能爱”的情绪脉络,用大量长镜头和远景为表现手段,在保证观众情绪连贯性的前提下,将英国式的乡村情结拍到了极致。

新片带来思考:爱是否存在超越一切的力量

本届电影节,观众还有机会一睹一些关于爱情的新片“零时差”放映,它们多完成于去年下半年甚至今年。与经典老片相比,它们代表了活跃在世界影坛的创作者们对当下的思考。

波兰导演帕维乌·帕夫利科夫斯基刚摘得戛纳金棕榈导演大奖的影片《冷战》,无疑是其中的大热之选。1950年代,波兰和巴黎,音乐家和年轻女歌手坠入爱河,爱情却无法开花结果。影片描绘了特定环境下的一段动人爱情,导演把两个人15年的故事,放在80多分钟的片长中,高效、极简、又回味无穷。该片跟帕夫利科夫斯基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修女艾达》一样,影像极为突出。1∶1.33的画幅、干净的黑白摄影、精巧的构图,在大银幕上观看真是一种享受。

波兰导演帕维乌·帕夫利科夫斯基刚摘得戛纳金棕榈导演大奖的影片《冷战》引人关注。.jpg

▲波兰导演帕维乌·帕夫利科夫斯基刚摘得戛纳金棕榈导演大奖的影片《冷战》引人关注

爱是否存在能超越一切的力量?导演把这留给了观众去思考。

法国影片《心灵暖阳》是我国观众所熟悉的影星朱丽叶·比诺什的新片。她在片中饰演的伊莎贝尔是位离过婚的艺术家,她渴望真爱降临,却总是在爱与不爱之间犹豫。影片细腻地展现了现代人在两性里摸爬滚打,却依然虔诚地眺望着下一场“伟大的爱情”。迷失在恋爱丛林里的女人,能否如愿找到洞穿黑暗的一缕暖阳呢?

法国影片《心灵暖阳》是朱丽叶·比诺什的新片。她在片中饰演的伊莎贝尔是位离过婚的艺术家,她渴望真爱降临,却总是在爱与不爱之间犹豫。.jpg

▲法国影片《心灵暖阳》是朱丽叶·比诺什的新片。她在片中饰演的伊莎贝尔是位离过婚的艺术家,她渴望真爱降临,却总是在爱与不爱之间犹豫

日本电影 《跨越八年的新娘》取材自日本冈山县一对恋人的真实经历:新婚在即的麻衣突然昏倒,被确诊患有发病率仅为三百万分之一的病症。恋人尚志一直陪伴在长睡不醒的麻衣身边,祈祷她能够醒来。数年后,麻衣奇迹般醒来,却遗失了所有关于尚志的记忆……电影开拍之前,这个饱含爱情、亲情、坚守、信念等元素的爱情故事便在日本引发热议, “八年前的奇迹婚礼”成为年度社交话题,更被改编成小说及漫画。该片去年12月在日上映后,创下了多周票房第一的纪录。

日本电影《跨越八年的新娘》取材真实故事:新婚在即的麻衣突然昏倒,恋人尚志一直陪伴在她身边。数年后,麻衣奇迹般醒来,却遗失了所有关于尚志的记忆。.jpg

▲日本电影《跨越八年的新娘》取材真实故事

这次还有一部据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原作改编而成的新片,在电影节上展映。在这部名为 《痛苦》的电影里,有杜拉斯对其在二战期间个人经历及对战争问题的思考,也有她如何等待被关在纳粹集中营的丈夫归来的真实记录。 “我终于等到你回来了。我却又不断在回避见到你。是的,你的回来摧毁了我对你的回忆。那是一种无法原谅的痛苦。”影片呈现的上世纪40年代的巴黎很美,结尾却相当嘲讽。爱人回来了,活着且仍爱她。而女主人公更爱的显然是 “在战争中失去丈夫的痛苦”本身。不得不说,这非常的杜拉斯。

意大利影片 《给自己的情书》始于一场意外。年迈的建筑大师曼菲迪倒卧病榻,请独生女凡雀丝卡回意大利协助监督湖畔别墅装修。在那儿,她邂逅了父亲最信赖的事业伙伴马西莫。随着装修的进行,她对他产生了难以言喻的情愫,这段她人生里最澎湃的相遇,却因一场意外的来访发生变化。

作者:陈熙涵

编辑制作:卫中

责任编辑:卫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0
还可以输入300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