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善玉走上大银幕,经典沪剧《雷雨》终于有了电影版
2018-07-03 17:05:26 作者:黄启哲

8582CC96-8A21-47DB-8A44-73D5E4F5F4BE.jpeg

沪剧电影《雷雨》今日杀青了!历时20天拍摄,剧组在横店影视基地杀青。

自从在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平台上举办开机发布会以来,沪剧电影《雷雨》就受到影迷戏迷的广泛关注。

F65F5B17-7768-4947-A839-479B2146480D.jpeg

作为曹禺的处女作,《雷雨》在发表4年后,就被沪剧前辈以幕表形式进行了改编,开创了戏曲改编曹禺话剧作品的先河。 1959年,由丁是娥、石筱英、杨飞飞、王盘声、解洪元、邵滨孙、袁滨忠等沪剧名家“大会串”的《雷雨》,完成了沪剧对话剧文本的二次创作。 曹禺作品的文学内涵滋养了发端于田间地头的紫竹调, 演绎了上海文化独有的“声、色、味”, 最终成为留在沪剧舞台上历经几代人常演不衰的经典。

96EDE3A3-445E-42F4-AC4E-4A37997A956D.jpeg

此次搬上大银幕主要演员们都是沪剧《雷雨》在舞台上广受观众认可的原班人马。尤其是繁漪的饰演者,上海沪剧院院长、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此前更是凭借这一角色成功摘下“二度梅”。在她看来,把沪剧经典《雷雨》拍摄成戏曲电影,不仅有利于经典剧目的保留传承、普及戏曲文化,同时还能够扩大作为“上海的声音”沪剧的影响力。

尽管在舞台上,主创们对于这一经典的演绎烂熟于心,可到了电影镜头面前,其表演方式却有了新的挑战。为了适应从舞台到电影的位置转换,主创们从头开始认真地研读电影剧本,改变自身的表演方式,为观众呈现不同的观影体验。拍摄期间,每天14个小时不间断拍摄再加上连日的高温酷暑对演员们也是相当大的考验。

41DFA774-C682-4F50-B6EC-8D92FE81A07C.jpeg

这座建筑就是沪剧电影《雷雨》的主要拍摄地。

拍摄中,为更好地还原《雷雨》中“周公馆”,主创选取了横店基地的一栋洋房建筑,根据原著描述和时代背景重新设计装饰了片场,求还原一个真实的周公馆。影片中的“盘凤”“花园会”等经典的场景都在这里拍摄完成。

为了让更多人听到“上海的声音”、看到沪剧的经典,制片方特别邀请歌手关喆与茅善玉共同演唱制作了一首主题曲。歌曲将沪剧与流行乐相结合,不仅是为电影宣传造势,也在音乐上作出新的探索尝试。电影拍摄期间,歌曲也同期完成录制和MV的拍摄工作。

99E5FD99-9A4E-4595-814D-ECA26F04245A.jpeg

接下来,剧组从上海出发,深入江浙地区重要城市以及部分乡镇,并辐射全国宣传沪剧电影。新加坡则有望成为海外宣传发行的首站。届时剧组将参与当地的民俗文化节。目前,剧组还收到多个东南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邀请,有望让这部文学经典、沪剧经典及其背后的海派文化传递到更广的地方,让更多华人和外国友人感受沪剧的魅力。

上海新文化传媒董事长总裁、出品人杨震华先生,导演梁汉森,上海沪剧院院长、领衔主演茅善玉、制片人杨璐、主演陈瑜、王明达、钱思剑、朱俭、洪豆豆等主创参与关机仪式。影片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沪剧院、上海新文化影业有限公司联合制作出品。

据悉,电影有望在今年年底与观众见面。

作者:黄启哲

编辑:黄启哲

责任编辑:邵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0
还可以输入300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