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孩子在抗战硝烟中组建了自己的剧团,始于上海归于延安,今天的舞台没有忘记他们 | |
2019-04-28 19:59:33 作者:童薇菁 |
《孩子剧团》剧照
“2019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期间,有这样一部独特的原创作品亮相申城舞台,它取材于中国抗日战争史上一段真实却鲜为人知的经历,故事的主角是一群孩子。
他们从上海出发,途经江苏、河南、湖北、湖南、广西、贵州、四川等八个省市,行程2万多里,一路演戏,一路歌唱,宣传抗日,唤醒民众。
这些孩子最大的16岁,最小的才8岁。他们给自己起了个名字——“孩子剧团”。这段感人至深的历史,今天被中福会儿童剧院搬上舞台,作为建国70周年的献礼之作。
编剧杜邨、青年导演鲁伊莎,用具有时代气息的视角和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将这段珍贵的历史娓娓道来。儿童剧《孩子剧团》首轮演出在4月27日、4月28日、5月1日演出三天,各演两场。
1937年淞沪抗战打响后,在石库门内的育华学校被迫停办,师生纷纷逃难。育华学校歌咏队的部分队员在难民收容所又聚到了一起,他们在年轻的共产党员方钟秀老师带领下,利用自己的特长,走上街头,走向工厂,唱救亡歌曲,演独幕戏剧,向群众做抗日宣传工作。
一九四一年三月,孩子剧团在重庆国泰大戏院演出
所有人都觉得他们这个团体应该有一个名字,一个八岁的男孩说:“我们都是孩子,就叫孩子剧团吧。”大家一致同意,于是,“孩子剧团”就在炮火硝烟中成立了。
儿童剧《孩子剧团》剧团成立之初仅有22人,团员中,年龄最大的16岁,最小的才8岁,团长也不过19岁。上海沦陷后,奉党组织之命,孩子剧团撤离上海奔赴大后方。他们从上海出发,途经江苏、河南、湖北、湖南、广西、贵州、四川等8个省市,行程2万多里,他们一路演戏,一路歌唱,宣传抗日,唤醒民众。
期间,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挫折,他们都没有畏惧,没有消沉,没有退缩,而是坚强、前进、战斗,为抗战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孩子剧团”就是这样在战斗中成长着。
孩子剧团起于上海,归于延安,这就是“孩子剧团”走向革命的轨迹。
孩子剧团成员从上海出发到大后方前的留影
“抗日战争血泊中产生的一朵奇花”,这是1938年茅盾在武汉时写的一句赞语,它形象地道出了“孩子剧团”不平凡的经历。在发生天灾人祸时,孩子往往是等待救济的对象。然而抗日战争时期,“孩子剧团”的孩子们却开始承担起自己的使命,进行抗日宣传活动。
周恩来总理也曾亲切接见孩子剧团,并对他们说:“儿童是社会力量的一部分,是抗日斗争中的一支小生力军。你们的行动,证明了这一点。”
文化名人郭沫若则鼓励团员们:“你们就像树木,在艰难困苦中一天天长大起来吧!中国要跟着你们一道成长起来。”
孩子剧团合影
此次首演于现代戏剧谷的儿童剧《孩子剧团》,采用用纪实体的手法,以历史上“孩子剧团”的真实故事为灵感创作而成。作品没有去正面描写战争,而是着重刻画了七个出身不同,年龄不一的孩子,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逐渐成长的过程,非常富有教育意义。
他们有的是逃荒来上海的苦孩子,有的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有的是企业家的公子哥,有的是父母都被日本鬼子杀害的孤儿,有的是一心想读书却因战争无法继续求学的书呆子,还有从报上得知“孩子剧团”后,千里迢迢从山西赶来要求入团的童养媳……
《孩子剧团》剧照
鲁伊莎告诉记者,主创团队前往淮安亲眼见到了很多关于孩子剧团的文献、日记,还有他们留下的团旗、草鞋、海报等物品,这令他们更靠近了真实的孩子剧团。
“他们会自己修小提琴,自己画海报、宣传册……在那样艰苦的逃难生活中,这群孩子的生活就像历险记一样,”鲁伊莎的内心被深深触动,“他们遇到的困难和绝境是今天的我们难以想象的,但他们的生活仍然是那样饱满、充实、有有趣。”
在充满血雨腥风的抗战史中,孩子剧团的故事仿佛是一缕清风,意味着希望和新生。
《孩子剧团》剧照
这是鲁伊莎第一次执导抗战题材,面对的观众又是广大的少年儿童。“时代的底色是灰暗的,但他们的生活却是多彩的,”鲁伊莎说,这就是她想要展现给今天小观众们看的东西,不仅是希望他们铭记抗战史,同时也希望他们能够更好地面对自己的成长。《孩子剧团》是一个关于一群年轻的孩子在现实生活,甚至是性命攸关的乱世中学习如何面对恐惧,面对残酷,面对艰苦而勇敢地生活的故事。也可以说,这是一群孩子们在乱世战火中,用歌曲,戏剧,这些美好的艺术去改变自己和他人的命运的故事。
“如果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一群可爱的孩子都可以为他人创造一刻艺术的宁静,一种精神的安慰和鼓舞,那么当下的我们也一定能通过自己一点一滴的力量去更乐观地生活,去聆听,理解他人并帮助他人。”她说。
作者:童薇菁
制作:童薇菁
责任编辑:李婷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