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家《风声》新版,黄晓明:我满意的角色是人生低谷磨出来的
2020-09-13 15:20:12

undefined

13年前,麦家谍战小说《风声》出版,2009年小说被改编成电影;眼下,剧版《风声》即将开播,小说也由读客推出新版,引发广泛关注。

“《风声》写人心的险、人生的痛,但不是要你绝望,而是要你有坚守的道德,有坚韧的意志。希望《风声》和‘老鬼’能给你勇气,陪你在风声肆虐的人生路上迎风挺立。”茅盾文学奖得主、作家麦家和演员黄晓明、编剧史航亮相上海光的空间·新华书店,麦家比较了自己的新作《人生海海》和《风声》,他打了个比方,《人生海海》是一亩三分地,书写内心;而《风声》是公共用地,书写民族情感。

“虽然这部小说用了些手法、设计,但其本源还是心,是一颗中国心,是民族情感。”麦家坦言,作品偏爱书写一些有缺陷的英雄,有传奇异质的人,有特殊经历的人,比如《人生海海》里的上校、《解密》里的容金珍和《暗算》里的阿炳,包括《风声》的主人公“老鬼”,一个在最极端的环境下依然百折不挠的英雄。

undefined

不过,回忆起多年前写《风声》的那个夏天,当时麦家凭《暗算》摘得茅盾文学奖,根据他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红遍全国……但这一年也是麦家生命中尤其艰难的一年:官司缠身、收入减半、夫妻失和、身体患病、父亲间歇失忆……各种不顺像洪水猛兽一样涌过来。麦家独自吞下孤独,最终交出了《风声》答卷。这部小说很快拿下《人民文学》年度长篇小说大奖,次年又荣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同名电影上映后打破华语大片纪录,更是改变了文学圈对类型小说的刻板评价。

而黄晓明与麦家的缘分,也始于电影《风声》。“自己第一次拿到《风声》剧本时就认定,这将是他形象转型的关键之作,拍摄前更是为这个角色做了很多准备,包括蓄胡、剪发,甚至还专门去学了三个月的日语,压力很大。”黄晓明坦言,接下剧本后就下定决心,一定不能演砸武田。他给自己下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学会讲日语,而且要像真正的日本人那样,不假思索地说。

他还看了不少日本电影,学习那个年代日本军官的习惯、动作,“剧中武田抽烟的动作,包括拽军服的动作,点头的幅度,包括说话的语气和形态,最后那个烟头一点点放在口袋里的动作,都是我自己设计的。”到电影开拍,第一场戏导演高群书就笑言黄晓明的日语“比普通话还好”,这给了黄晓明很大的信心。

undefined

“人生中几部比较满意的作品,全部是在我人生低谷时候创作出来的。当你会演一个跟自己距离还差很远的角色的时候,对于演员来说真的是非常幸福的,享受这种创作过程。我觉得一个演员这辈子能够碰到一次这样的角色,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好作品其实都是磨出来的。”

当被问及对黄晓明演技的评价,麦家赞黄晓明“偶像与实力兼具,有难得的可塑性。”书里的日本军官角色,麦家花费了很多笔墨去描写,一个立体丰富的反派人物尤其考验演员的有层次呈现。

undefined

谈及电影和原著的区别时,史航认为,《风声》小说和电影好像一个左括号和一个右括号,括住了人世间多种可能。“对照起来看会觉得特别好玩,可能在书中有底牌的人,其实在电影里变成没有底牌的人。书里面读者知道老鬼是李宁玉,就是李冰冰的角色,在电影里恰恰她是个无辜的人,是她旁边的张涵宇和周迅才是有底牌的人,这种改编是非常大胆的,麦家接受这种改编也是非常达观,非常有见识的。”

他形容,《风声》对人心灵的挤压是最强烈、最持续、最完整的,可能你看这个电影的时候你觉得心灵被挤成一张薄片,从电影院里面开始感动、开始呼吸、开始回味。而小说的厉害之处在于,它把震撼人心的故事至少讲了三遍,所以是把你的心像一个足球,扔到天花板上一次,砸到墙上一次,搁脚下踩了半天又是一次,这种是一本书能给人的一种极致体验。

undefined

“麦家的书是一种类似喷泉的力量。喷泉为什么涌出地表,是因为强大的压力,让它喷到很高的地方,日夜不息。”史航认为,当读者被麦家的作品吸引,绝不只是因为作品让人紧张心跳,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会遇到压力,从而得到释放。

为何一直钟情于英雄主义,麦家说:“每个人都应该当英雄。实际英雄这个词有点被我们滥用,容易导致一种歧义,但是我还是想让英雄这个词回到本意上,首先拯救自己,然后再拯救人类,我觉得救好了自己,人类也不需要救,每个人救好自己,当好自己人生的英雄。”

图片:剧照 出版方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王雪瑛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