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就医停车难:优化流程盘活资源加码“确定性” | |
2022-09-14 12:03:38 作者:苏展 |
瑞金医院西南出入口,蓝底白字“预约车入口”标识醒目。保安紧盯每一辆转向灯闪烁的车辆,隔着大门几米远,就“跨前一步”查看预约码;以此有效避免无预约码的就诊者因无法入院停车,再倒车造成道路拥堵的状况。
记者探访当日,医院门口瑞金二路单行道上车流较大、车速减缓但通行未见停滞。
瑞金医院是“上海停车”App目前提供线上预约停车功能的医院之一,也是“挂号停车一体化联动”试点单位。自纳入上海市停车难综合治理民心工程以来,“上海停车”App不断升级扩容医院停车“预约席”,给予不少就诊者一份确定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哺”马路秩序。
基于长期调查研究,市人大代表唐东卫进一步提出让停车“绑定”就诊等建议,由此破局中心城区医院停车难问题。近日,市交通委相关负责人直接回应他:预计到今年年底,“上海停车”App上可预约的医院较去年新增50家,总数达82家;并通过试点医院的探索,在“挂号停车一体化”方面形成技术标准,后由行业主管部门牵头在全市范围内推广。
向内挖潜:“挤”出车位提高流转率
地处中心城区的三甲医院,基建层面难以突破车位配比限制,解决之道重在如何挖掘存量。
比如,宛平南路上的龙华医院,除了专用停车区域,医院还在职工停车的地库附近为就诊车辆“挤”出部分车位。对此,唐东卫提出一种假设:“在医院内部职工车位中,是否还有挖掘空间,挤出一个是一个。”但他也表示,提高就诊车位的流转率是更有效的方式。
记者近日探访市中心多家三甲医院时发现,在部分医院,有的社会车辆一停就是好几个小时,保安甚至无法确定车主是否在该医院就诊,使得院内本就紧张的车位更显捉襟见肘。
唐东卫关于停车“绑定”就诊建议的初衷,正是精准匹配资源,提高车位流转率。市交通委相关负责人告诉他,有望在今年年底前就“挂号停车一体化”技术标准取得实质性突破,打通各医院内部程序系统的壁垒。另据市交通委官网消息,“上海停车”App未来将开发针对医院停车预约试点当天预约服务。
提高车位流转率,不能“头痛管头,脚痛管脚”。市人大代表施政认为,这是一个系统化工程,停车问题并非孤立存在。“停车预约提供了一种确定性,优化医院内生系统也是提供确定性,在此基础上匹配两个系统的数据,才能形成精确算法。”她表示,在医院的社会评价体系中,也可以纳入停车方便等就医感受度方面的标准,以此推动内生优化的积极性。
向外拓容:盘活周边有效停车资源
不过,无论扩容预约还是提高流转,要突破供不应求的客观钳制,还需要将视野放宽,跳出物理空间,来看待停车难问题。比如,优化就诊流程,节省就诊时间,充分利用社会停车资源,通过错峰来实现更高效的供需配给。
采访中,多家三甲医院的保安向记者直言:“预约要提前三四天”“强烈建议打车”。
记者点开“上海停车”App体验预约,证实了上述说法。地处中心城区的三甲医院基本上都处于“预约已满”状态,偶尔能刷到可约的“充足”。因此,盘活医院周边有效停车资源至关重要——数据显示,本市三甲医院共计45家,乐观预计,停车位缺口达12%以上。
由于没有预约,在新华医院、瑞金医院门口,记者直接被指引去距离医院几百米的紫荆广场和文化广场停车。而在另一家三甲医院,问起保安“医院是否有车位”,对方表示,“你去看看周边商场,反正这里没有。”
唐东卫说,盘活医院周边停车资源的重要抓手即实现资源错峰共享,比如在上海市儿童医院(泸定路院区)附近的长风11号公共绿地下,就建成了与医院车库打通的新车库,成为错峰共享车位。
施政提出,周边社会停车场的车位信息可以跟临近医院打通并共享,理想状态是院方直接把社会停车场的停车位信息发给就诊者。
她说,就诊者、陪诊者都需要一种安全感,而这种安全感正来源于各方面的确定性。
作者:苏展
编辑:王嘉旖
责任编辑:单颖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