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缪之死另有真凶,是炒作还是事实?
作者:上海译文
2019-12-13 11:26:26

加缪之死另有真凶?

undefined

近日,意大利作家乔万尼·卡泰利(Giovanni Catelli)在其新书《加缪之死》(Camusdeve morire)中称,加缪之死是克格勃的阴谋,其公开的反苏立场招致间谍暗杀。

卡泰利早在2011年便在意大利《晚邮报》上发表了自己的猜测,此后在捷克诗人、翻译家扬·扎布拉纳(Jan Zábrana)的日记中发现的线索直指克格勃才是加缪之死的幕后凶手。该书已在法国,阿根廷和意大利出版,并得到了保罗·奥斯特(Paul Auster)的支持,并为此书作序。

不少学者对卡泰利的观点提出质疑。剑桥大学法国文学教授艾莉森·芬奇(Alison Finch)认为暗杀论证据不足,且法国政府高层默许暗杀行动这一推论是不切实际的。美国书评网站LITERARYHUB则认为这是一出商业炒作,不加核实便予以出版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并对这一现象在出版界盛行表示担忧。

undefined

L'étranger陌路人

[法]阿尔贝·加缪 著

沈志明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9年11月

undefined

12月2日,诺贝尔文学奖外部委员会两名来自瑞典的作家Gun-Britt Sundstrom与Kristoffer Leandoer公开批评瑞典学院,并宣布辞职。

2017年11月,瑞典文学院终身院士、作家卡塔琳娜·弗罗斯滕松(Katarina Frostenson)的丈夫让-克劳德·阿尔(Jean-Claude Arnault)深陷性侵指控。性丑闻不断发酵,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停颁,同时实行改革。Leandoer在《瑞典日报》上表示他离开是因为“没有耐心也没有时间”等待改革成果。

2019年诺奖获得者彼得·汉德克的政治立场历来饱受攻讦,他曾否认1995年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杀,还曾于2006年参加前南斯拉夫领导人、被称为“巴尔干屠夫”的米洛舍维奇的葬礼并发表演说,诺奖的公布一时将他推向风口浪尖,Sundstrom显然对于“文学高于政治”的解读不以为然,因而选择辞职。

undefined

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及其国际文学刊物《今日世界文学》杂志于10月16日宣布,第26届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授予阿尔巴尼亚作家伊斯梅尔·卡达莱。

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Neustadt International  Prize for Literature)创设于1969年,由美国俄克拉何马大学及其国际文学刊物《今日世界文学》杂志共同主办,颁发给全世界范围内在诗歌、小说或戏剧等方面取得突出文学成就者。

伊斯梅尔·卡达莱自1960年起开始发表诗作,在阿尔巴尼亚国内声名鹊起,并于1963年发表了第一部小说《亡军的将领》。卡达莱的创作不仅有诗歌、小说,还包括散文和剧本,主要作品有《城堡》、《石头城纪事》、《金字塔》等。

此后,卡达莱陆续斩获布克奖、耶路撒冷奖等数项国际大奖,被视为诺奖的有力竞争者。

undefined

Aksidenti事故

[阿尔巴尼亚]伊斯玛依尔·卡达莱 著

陈逢华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7年8月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0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