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奈、梵高等47件现代主义大师真迹在京展出,尽览百年西方艺术发展之路 | |
2023-07-25 20:15:59 作者:彭丹 |
近日,“莫奈、梵高与现代主义大师——意大利国家现当代美术馆真迹展”在北京遇见博物馆·北京798馆开幕。展览汇聚了熠熠生辉的36位世界级艺术大师的47件真迹,其中不乏传奇艺术家印象派的莫奈、后印象派的梵高、巴黎学派的阿梅迪奥·莫迪里阿尼,以及颇具影响力的意大利艺术家乔治·德·基里科、贾科莫·巴拉、卢齐欧·封塔纳、翁贝托·薄邱尼等人的名作,展品的时间跨度为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宛如一幅“流动的盛宴”,让观众尽览百年西方艺术发展之路。
▲“莫奈、梵高与现代主义大师——意大利国家现当代美术馆真迹展”展览现场。
据介绍,本次展览的作品全部来自“意大利国家现当代美术馆”,该馆成立于1883年,位于历史名城罗马,是意大利收藏现代艺术作品最丰富的美术馆,拥有包括油画、素描、雕塑和装置在内的上万件作品。
▲“莫奈、梵高与现代主义大师——意大利国家现当代美术馆真迹展”展览现场。
西方现代艺术长河里群星璀璨,各种艺术派别层出不穷,各争短长又彼此呼应,展览中展出的各流派代表作品让人对这段历史有了形象的感知。展览打破了对艺术史时间线的严格归纳整理,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未来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抽象表现主义等不同的现代艺术流派作品和不同艺术形式作品并置一处,让观众开启对作品的全新解读与探索。
▲观众在欣赏展品《粉色睡莲》。
展览中最具人气的展品当属克劳德·莫奈的《粉色睡莲》和文森特·梵高创作的肖像作品《阿尔勒妇女(吉努夫人的肖像)》。莫奈是法国画家,也是印象派最重要代表人物,一生留下了两千多幅油画作品。其中,《睡莲》系列是最具代表性的画作,他将水中光影以及色彩的美发挥到了极致。眼前展出的这幅《粉色睡莲》是莫奈睡莲主题组画中较早期的作品,画家的注意力放在局部小景,美丽的睡莲一片片向湖面扩展,形体消融在弥漫着雾气的倒影之中,整个画面朦胧而富有诗意。
▲展品克劳德·莫奈《粉色睡莲》。
《阿尔勒妇女(吉努夫人的肖像)》则是梵高创作的一幅非常具有纪念意义的作品。画中之人是梵高当年的房东吉努夫人,梵高以其为原型创作了六张作品,这是他生命结束前的最后一批组画,现场展出的这件是参考高更粉彩画绘制的。梵高曾在信中多次提及这系列作品,同系列其余画作分别被奥赛博物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等机构收藏。
▲展品文森特·梵高《阿尔勒妇女(吉努夫人的肖像)》。
▲观众聚集在梵高作品前。
在莫奈与梵高作品的对面,观众还能欣赏到另一位享誉世界的艺术天才——意大利画家莫迪里阿尼的《侧卧的裸女》。莫迪里阿尼身上既有意大利艺术传统的烙印,又有巴黎画派的前卫精神,其创作的裸女形象是艺术史中最为经典的艺术符号之一。这幅《侧卧的裸女》是莫迪里阿尼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经典的姿势与欧洲古典绘画中的女神遥相呼应,抹去了瞳孔的深邃眼眸,既是对原始艺术的学习,又是这位“巴黎才子”对自己内心深处寂寞与忧伤的表现。
▲展品阿梅代奥·莫迪里阿尼《侧卧的裸女》。
除了以上重磅展品,意大利/阿根廷艺术家卢奇欧·封塔纳的作品《空间概念——等待》,以及法国艺术家马歇尔·杜尚的作品《帽架》等备受瞩目。《空间概念——等待》可谓是“史上最简陋的名画”,观众看到的不过是一块灰色的画布,上面有一道刀割下的划痕,却曾拍下上亿天价。但若从这道切口细细看过去,划痕仿佛一条深邃的峡谷,一种神秘的纵深让观众的视线得以延伸,仿佛通向画布背后的空间。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张晨表示,封塔纳的这件作品非常有意义,“当现代主义的艺术循着这样一种追求形式的逻辑走向画布本身,艺术家可以用一把小刀将画布划开,打开二维画布平面的边界,让艺术从画布中解放出来,拓展到更丰富的现实的世界。”
▲展品马歇尔·杜尚《帽架》。
《帽架》则是二十世纪实验艺术先锋、达达主义及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马歇尔·杜尚的现成品艺术代表之作:生活中使用的普通帽架被悬挂于空中,在灯光下投射出像是章鱼的影子。重要的不是物品本身,而是艺术家选中的这件日常生活用品在空间场所变化后,主题和视角也随之改变,器物的实用含义在新的语境下已然消失。杜尚试图用这种方式打破日常用品和艺术品的界限,去引发“到底什么是艺术”的思考。
群星闪耀的展览里,各位艺术家凭借独特而突出的艺术风格名留青史。在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博士王春苑看来,现代主义是为艺术而艺术,现代主义这批我们耳熟能详的艺术史上的经典和大师,在当时全部是一群名不见经传且充满反叛精神的无名小卒。“他们从历史的大潮当中被挑选出来,是因为他们的创新性和一身桀骜的才气,经历了这么多的历史的风霜至今仍然屹立在我们面前,让我们感受到他们背后的一种精神力,这是现代主义对整个现代艺术史发展有所启示的地方。”
▲“莫奈、梵高与现代主义大师——意大利国家现当代美术馆真迹展”展览现场。
据悉,该展览将展出至10月22日。
作者:本报驻京记者 彭丹
图片:遇见博物馆
编辑:江胜信
责任编辑:陆正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