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超级月亮”,亲手做月饼、香囊……沪上高校中秋味更浓
2022-09-11 12:19:56 作者:储舒婷

微信图片_20220911110237.jpg

又是一年中秋佳节,这个阖家团圆的传统节日里,不少独自在外求学的沪上高校学子留守校园。他们虽然不能回家,却也和师长、同学们一起打卡“超级月亮”,游校园灯会,亲手做月饼、香囊、投壶,体会格外浓厚的节日氛围和温暖情谊。

丰富的民俗活动中感受浓浓节日氛围

中秋游园会上,同学们画花灯、制香囊、拓染卡,做折扇、聆丝竹、品茶点,在丰富的民俗活动中感受浓浓的节日氛围。

微信图片_20220911110215.jpg

中秋节期间,赏花灯、制香囊,做折扇、猜灯谜,在光草月球打卡、游园,这是独属复旦校园的中秋浪漫,迎来师生们的欢声笑语。

夜晚,“超级月亮”降临复旦大学的光华楼草坪。

微信图片_20220911110357.jpg

在光华大道,中秋灯会上一支支精巧灯谜,吸引许多人驻足思索。不少学生是第一次亲手做一盏花灯,一盏盏花灯渐次亮起,点亮了中秋之夜,也向远方传递着游子的情思。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同济大学有一个惯例:每年,学校都为新生准备月饼。今年,学校为2022级新生每人准备了2种盲盒月饼,有抹茶牛奶桃山皮、蜜桃香橙桃山皮等6种口味。食堂师傅们精心制作,志愿者们用心打包,老师们细致分发,每一个月饼都饱含满满的心意和祝福。

微信图片_20220911111447.jpg

微信图片_20220911111452.jpg

大一新生张同学很开心,“没想到,刚到学校报到没多久,就拿到了月饼,和学校老师、同学们在一起,时刻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中秋小长假里,一系列传统文化活动在校园陆续开展。练书法、做月饼、音乐会、趣味投壶、赏花灯……校园里节日的氛围愈发浓厚。

微信图片_20220911111500.jpg

微信图片_20220911111654.png

双节并至,师生共情佳节、温情满满

今年中秋节和教师节双节并至,师生共聚一堂,欢庆佳节。

微信图片_20220911111906.jpg

华东政法大学开展“鲜花寄情赠恩师,双节相会谢师恩”活动。昨天一早,校学生会组织学生代表,带着鲜花和贺卡,为闭环管理期间滞留松江校区,但仍坚守工作一线的老师送去祝福。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一朵鲜花、一张贺卡,看似“礼轻”,却是华政学子感念师恩的深厚情谊。老师们欣慰地接过来自学生的祝福,团圆之夜,浓浓温情包裹着夜色。学校还专门布置大型月兔与月球气模,供师生遥寄思乡之情。

微信图片_20220911112044.jpg

在上海大学,来自俄罗斯、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等国的学生,和中国师生一起表演节目、制作月饼,共同庆祝中秋节和教师节。

undefined

undefined

中外师生表演了多个以中秋节为主题的才艺,包括乐曲、乐器、诗歌等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学生表演了《但愿人长久》、琵琶独奏《广寒宫》等,来自巴拿马的Jessie同学还为现场师生展示了中国传统茶艺。

师生们还共同体验传统习俗,进行了冰皮月饼DIY和投壶游戏。大家现场制作月饼面团,调制月饼馅料,操作月饼模具,在齐心协力、互帮互助下,一个个寓意团圆的月饼最终成功出炉。拿着人生中自己制作的第一个月饼,同学们异常兴奋,竞相展示,拍照留念。

undefined

来自老挝的国际教育学院22级本科生Souksakhone Phoutihavong说,“今天我第一次用中文朗诵诗词,第一次学习做月饼,还认识了中国同学。虽然刚来到学校,但让我感到了家里的温暖,感谢老师和同学们,我很开心!” 来自俄罗斯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2级硕士研究生Valeriia Bartkova也表示,今天这个活动让我学习了中国的中秋节文化,学会了制作月饼,认识了中国同学,还获得了幸运奖品,好开心,感谢学校举办这样有意思的活动。

创新文化活动,丰富共有的民族记忆

如今,月饼日常也能吃到,不再稀奇,物质生活的丰沛,但很多人却觉得传统节日的氛围变淡。今天快节奏的生活里,传统节日的仪式感和氛围感如何体现?

“我觉得中秋味没有淡,反而倒更浓了。”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范丽珠表示,中秋等传统节日是我们文化基因的一部分。身在大城市,生活节奏较快,大家对很多传统节日仪式不是特别在意,节日氛围往往就通过食品表现出来,比如中秋吃月饼。作为一个几千年农业社会发展而来的国家,中国的传统信仰里包含着大量对自然的崇拜,比如对天地、对日月。这种崇拜根植在我们的文化基因里,算是一种信仰,构成了中国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同时也规范了我们的一些行为。

社会学上讲“传统的再发明”,即为传统探索一些新的形式,又把传统的一些理念继承下来。中国的传统节日就是在这种与时俱进的过程中接续下来的。“我个人比较乐观,觉得中国人的传统理念、信仰、价值,一定会跟节日一样持续下来。毕竟大部分中国人都会讲一两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张伟然也认为,“有人担心中秋节会慢慢淡化、甚至消亡,我是一点都不担心的。只要中国人在,中国文化在,这个节日就一定会传承下去。”他表示,“这个节日表达的是我们东亚季风气候的环境里面,大家对于生命的一种尊重。月饼不过是这个节日的一个寄托,庆祝中秋节,更多表达的是大家对亲情、对友情的尊重。所以一说到这个节日,我们就会感觉特别温馨、特别亲切。”

为何每逢佳节倍思亲?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查屏球认为,中秋之所以能如此引发大家的共鸣,是因为它原本就是一个难以团圆的节日。中秋不像春天的清明,冬天的冬至,那都是农闲的时候,气温也适宜食品储存,家人团聚才容易实现。正因为难以团圆,中秋才成为了我们对分离的家人倍加思念的时分。这种对家人团聚的愿望,与中原的农耕文明不无关联。中国传统家庭世世代代都守着那几方井田,要离开都觉得很悲惨,人们称之为“背井离乡”。

如今,要想赋予中秋节新的生命,查屏球认为,“要在群居活动的创新上下功夫。”因为人的本质是群居动物,这在古今是共通的,群居性是人的本性。唐代的时候晨钟暮鼓,“续鼓断人行”;到了官方的节日,宵禁才得以解除,人们才能在夜晚出来赏灯、赏花、赏月,到寺庙、到市场去感受群聚性的市民文化。“今天的我们没有了宵禁,有了更多的娱乐活动,更应该要创新以特定符号承载的群居活动,以此丰富我们共有的民族记忆。”




  作者:储舒婷

  编辑:吴金娇

责任编辑:樊丽萍

图片来源:各高校供图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