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晓原:火星移民是科学梦还是商业骗局|嘉宾新著先睹⑤
2019-07-21 07:27:32 作者:江晓原

新logo动图.gif

【栏口词】热点问题的学术解读平台——文汇讲堂至今已举办了134期,汇聚了270余名各界精英和学界领军人物。2019年的“嘉宾新著先睹”,摘编学者、嘉宾从2018年7月至2019年年底出版的新著、序、主编说,展示学者们最新研究成果,彰显新时代的文化自信和中国力量。栏目将从7月13日起至12月,每周2-3期。

继首期李淼科普《<三体>中的物理学》后,今分享科学史学家、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江晓原(文汇讲堂第107、112期嘉宾)的《科学外史Ⅲ》,本书为该系列第三册,系作者为法国著名科学杂志《新发现》之中文版所撰写的专栏文章结集,涵盖天文地理、宇宙太空、科技科幻诸多领域。在日前举办的2019软件定义卫星高峰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透露,中国将于2020年探测火星,通过火星卫星、火星着陆器、火星车天地联合探测火星,目前火星车已经做好。那么对于若干年前提出的“火星移民计划”是否有实现的可能?且听江晓原分析。

shu.jpg

《科学外史》(全三册),江晓原著,责编范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4月,定价58元

【作者自序摘选】

法国的科学杂志《新发现》月刊,是欧洲最著名的杂志之一,我从2006年开始应邀给它的中文版写专栏,专栏名称就叫“科学外史”,至今已经持续到第十三年。前复旦大学出版社社长,现任商务印书馆上海公司总经理的贺圣遂兄,是我“科学外史”专栏的垂青者之一,2013年,在他的提议下,我将“科学外史”专栏的文章结集成书。2013年9月《科学外史》第一册问世。我们原先的图书定位是供小众把玩,所以书做得比较精致,精装,设计风格走典雅路线。不料书出版之后,居然迭邀虚誉,在没有任何“操作”的情况下,在官方渠道它入选了首届“中国好书" 25种之一,又获得了上海图书奖一等奖,在商业渠道它也获得了不少荣誉,进入了许多榜单。不久它又入选国家机关干部读书活动推荐的13种书目之一,享受了一点“政府采购”,俨然成为出版社的“双效益”品种。

在此情况下,出版社乘势推出了《科学外史·Ⅱ》,它也获得了不少荣誉,这或许和《科学外史》的带动效应有关,但实际上,第二册中的文章战斗性更强,论战色彩也更浓。当初编这两册时,我不受专栏文章发表顺序的约束,有意将战斗性更强论战色彩更浓的一些文章留给了第二册。

以“科学外史”专栏每年12篇的速度,我大约需要三年才能产出编一册的文章,现在编第三册的文章已经绰绰有余,所以这次我选了36篇编成《科学外史·Ⅲ),仍然不受发表顺序约束,而是根据主题将文章分成六组。

【精彩章节选编】

科学家对人类殖民火星的思考介于技术展望和科学幻想间

2013年度中国媒体上最引人注目的“科学新闻”之一,是所谓“火星一号”计划。5月初,一家荷兰私人公司,公开的身份是非盈利组织“火星一号”(Mars One),宣布面向全球招募志愿者,准备2023年发射飞船向火星殖民。在媒体的报道和渲染下,据说全球已有20余万人报名,其中中国的报名者约有1万人。随后新的消息出现,说该项目的“总部”居然是在一处出租屋中,这让人怀疑“火星一号”项目迹近骗局,不久荷兰公司也改口宣称计划难以实施,但报名费无法退还,云云。

其实只要对人类现有的航天能力稍有了解,就知道这个计划完全不靠谱。

“火星一号”计划要在2023年送4名志愿者前往火星移民——注意是“移民”不是“登陆”。而且该计划明确宣称,这4名志愿者去往火星是“单程票”,即到了火星就不回来了。这意味着什么呢?

首先,这意味着需要在火星上建造起一个能够让人类长期生活在其中的、能够可持续自我循环利用的封闭系统,因为火星上没有适合人类呼吸的空气。但这样的封闭系统目前在地球上还只在实验阶段,许久未见真正成功。

火星一号计划 来自:Mars One 官网_副本.jpg

“火星一号”计划(来自:Mars One 官网)

更大的问题是,即使这样的系统实验成功,如果先在地球上建造完成,其体积和重量都必将远远超出人类目前拥有的行星际运输能力。如果到火星上现场装配建造,难度更是无法想象:原材料和施工机械以及器材如何运往火星?谁去建造?让这4名志愿者穿着宇航服在火星上施工当然是无法想象的。

再往下想,既然是“殖民”,当然要长期在火星上生活下去,那要不要种庄稼当粮食?要不要捕鱼打猎或人工饲养家禽家畜?可是火星上连水都没有,这一切从何谈起?要想在火星上殖民,必然需要长期的大规模建设,十年时间,靠一家私人公司,能够干什么?

其实,从1962年开始,人类实施过的火星探测活动,已经不下30余次,绝大部分都是由美国和苏联进行的。虽然其中许多次是失败的,但美国和苏联都曾经成功地使自己的探测器着陆于火星上,所以人类对于火星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考虑到至少近二百年来,火星一直是太阳系天体中人类最主要的幻想对象,也是太阳系天体中人类殖民活动最主要的假想对象,所以科学家确实也曾经对人类殖民火星做过比较严肃认真的思考——这种思考介于技术展望和科学幻想之间。

科学家设想,最初去往火星的先驱者们,只能生活在有人造空气的封闭空间里。但这对于想象中的殖民家园来说,当然不是长久之计。对于如何在火星上制造出一个类似于地球的大气层,科学家已经设想过多种方案。在有些科学家看来,此事也是可以乐观的。但是即使火星大气真的能够制造出来,最致命的难题是,在可见的将来,人类当然还不可能改变一个天体的重力,那如何保持住这个制造出来的火星大气层?这是迄今为止尚无良策的。

所以,人类探索火星还只是刚刚起步,前途漫漫,而火星殖民更是一个遥远的梦想。要接近这个梦想,人类首先要大大提升航天能力(速度和投送能力);而要实现这个梦想,就必须解决火星大气问题,以及一大堆别的问题。

这里顺便可以提到一点:对于前往火星这样长距离的行星际航行而言,谁都知道对宇航员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但是在“火星一号”计划的闹剧中,该公司却采用“海选”的方法征集志愿者,而且门槛极低,同时要求交报名费,这就明显露出了敛财的痕迹。仅仅注意到这一点,这个计划就非常可疑了。

航天梦想当然不应嘲笑,静观“火星一号”这样一场商业骗局能够进行到何种地步,也是有些趣味的。但愿它除了让人们损失一点金钱,不会造成别的伤害。

失去了准确性,“硬”科幻从何而来?从《火星救援》想起

斯科特导《火星救援》,让我联想到了《2001太空漫游》(2001,A Space Odyssey)的小说作者阿瑟·克拉克(Arthur C. Clarke)。这部小说总是被人们和1968年的同名经典科幻影片联系在一起,其实两者几乎是同步创作,并非电影改编自小说这样的关系。克拉克“太空漫游”系列小说共有四部,依次为《2001》《2010》《2061》和《3001》。比较奇怪的是,克拉克最为自豪的并非他小说的深刻之处,并非他小说中对宗教、人性等等的思考,而是他小说中鸡零狗碎的科普性质的“预见功能”。

QQ图片20190711140530_副本.jpg

美国科幻电影《2001太空漫游》

克拉克在创作持续三十年的太空漫游四部曲中,写过许多篇前言后记,在这些文字中他反复提到自己小说中某些与后来航天技术吻合的细节,引以为荣。这些细节归纳起来其实也就是三件琐事:一、飞船“阿波罗十三号”出故障时宇航员向地面报告的语句,与他小说类似情节中的语句非常相近;二、通讯卫星“棕榈棚B2”发射失误的情节,与他小说中的某处情节类似;三、电影《2001太空漫游》里木星的一连串画面,与“航海者号”宇宙飞船所拍摄的画面“其相似之处令人拍案叫绝”。

关注和展现科学技术细节,对一部分科幻读者和观众具有相当的吸引力,这被尊称为“硬科幻”——在通常的语境中,这似乎要比因较多关注思想性而较少科学技术细节的“软科幻”更胜一筹。

但是,如果科学技术细节能够赢得赞誉,那么这些细节需不需要准确?比如这次的《火星救援》,注重科学技术细节,还完成了为美国航空航天局拍宣传片的爱国主义任务,但影片开头那场作为全片故事起因的风暴,很快被人指出因为火星大气极为稀薄(不足地球的百分之一)所以是不可能的。影片最吸引人的“种土豆”科普故事中,也有许多经不起仔细推敲的细节:火星上那点阳光够不够地球上的土豆品种生长之需?“塑料大棚”里的空气如何能长期供应?影片中的“造水工程”能否持续?后来的情节中问题就更多了:将救生舱去掉顶盖代之以蒙布、让宇航服漏气以获得动力等,都是经不起严格推敲的。

180592537_副本.jpg

美国科幻冒险片《火星救援》

如果面对这些问题,就采用“幻想电影不必严格符合科学技术原理”来辩护,那为什么又因为在影片中看到一些科学技术细节就大表敬意呢?如果在科幻作品创作中提出这样一个口号:要细节不要准确!我倒是不难接受,但“硬科幻”的崇拜者们能接受吗?失去了准确性,“硬”又从何而来呢?

——袁琭璐选编自《火星殖民计划:商业骗局和科学梦想》及《<火星救援>能告诉我们什么?》

【目录】

目录.jpg

【作者简介】

江晓原,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首任院长。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体物理专业,198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中国第一个天文学史专业博士。1994年中国科学院破格晋升教授。

1999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创建中国第一个科学史系。已在国内外出版著作约百种,发表学术论文约两百篇,并长期在京沪报刊开设个人专栏,发表大量书评、影评及文化评论。学术思想在国内外受到高度评价并引起广泛反响,新华社曾三次为他播发全球通稿。

BD2O2763.JPG

2017年,江晓原做客第107期文汇讲堂《破除学术神话:自然杂志高影响因子的背后》及112期《人工智能下的人类世界》

【编辑感言】

因是专栏文章的集结,本书的每篇文章短小精悍却有声有色,随手翻到哪里就可以读到哪里,“在幽默中讲真理,让大家更容易亲近科学”是本书的一大特色。作者提出的问题,每每都是科学与伪科学的一场实辨,观点标新立异,仔细琢磨更觉言之成理,同时也留给读者更多反思科学的空间。(袁琭璐)

【留言有奖】

第2.jpg

留言有奖,从速码字!欢迎各位读者在【嘉宾新著先睹】稿件下方留言,我们将从留言者中评选出若干优质留言者,送出嘉宾新著!(每月一评)

【栏目嘉宾阵容】

阵容.PNG

相关链接:

李淼:三维人进入四维会发生什么?|嘉宾新著先睹 ①

戴从容:伏尔泰为何要丑化莱布尼茨?|嘉宾新著先睹②

童世骏:90岁哈贝马斯有未完成学历?|嘉宾新著先睹③

冯俊:怀揣党史伟大精神,再出发走新长征路 | 嘉宾新著先睹④

栏目策划:李念

编辑:袁琭璐

责任编辑:李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