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货币以信用背书,中国数字货币将加大金融竞争力|145期3
2020-04-07 17:47:33 作者:蔡恒进 屈林

timg.jpg

【导读】区块链技术如何助力中国在数字货币领域的国际话语权?4月1日,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蔡恒进、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区块链产业中心主任屈林做客145期线上文汇讲堂,在上海杨浦、文汇报社、东京展开了视频直播,近4000人次参与。现将整理文稿分五篇,以主题方式刊发。此为主讲最后部分与部分问答。其余请看文末相关链接。

主讲部分:

去年10月24日,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把区块链产业应用放在一个很重要的地位。除此之外,区块链对于数字货币的全球竞争也掀开了新的一页。

*数字货币成为法币的事实竞争者,进而影响金融形态

从数字货币的发展趋势来看,比特币的出现颠覆了人的认知。当下,从中央银行的角度或者说从企业的角度看,实际上已有数字货币、货币和电子支付三种方式,它会改变治理结构和金融形态。在全球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中国必须抓住机遇,顺势而为。

数字货币历来存在与国家层面的金融竞争和对抗维度。历史上,大国之间的竞争有英镑与法郎、与美元,欧元与美元的竞争。现在数字货币的竞争也会如此。达成如此广泛共识的数字货币,比如比特币、Libra,一旦加入战场则会对法币造成极大影响。

2019年6月18日,Facebook发布了《Libra白皮书》,七国集团的财长对Libra持反对态度,特朗普总统也持反对态度,背后的理由是法币的基础并不是那么牢固。虽然Libra主张不会和主权货币对抗,只是作为支付手段、作为一个有抵押的稳定币,但问题在于,将来金融市场经历风吹草动,大家对主流货币信心产生动摇,那么Libra这种有财富做抵押的数字货币会显得更有吸引力。换句话说,不论Libra想不想成为法币的竞争者,它势必成为法币事实竞争者。

aec5d64ed16347cc9e78216b98a94759_副本.jpg

2019年6月18日,Facebook发布了《Libra白皮书》

*未来货币以信用为上,区块链成为衡量财富的另一把尺子

Libra会对人民币形成一定威胁,但其对美元的威胁是第一位的。美元背后是政府背书,理论上看,是通过未来的税收来支持美元。美国政府对公民有庞大的社会保障和医疗健保等承诺(折现为200万亿美元),但在未有任何承诺前,不能排除没有大问题爆发的几率。相比之下,中国的很多国有企业,其价值量非常大。两者的差异在于,美国已经发展了很多年,作为世界霸主累计欠债颇巨,而中国才发展几十年,负债较少。世界舞台上,数字货币和美元、人民币会在某种意义上形成竞争,中国现在处于上升的历史地位,那么中美之间的金融对抗就会更激烈了。

在这种激烈对抗下,区块链可能成为另一把度量财富的尺子。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手段的强大,未来世界货币更多的不是以实物的财富来作抵押,而是更偏向于信用本身。而区块链和人工智能技术已经为此提供了成熟的技术基础。

*“一带一路”沿线或成为人民币数字货币体系推行点

未来的货币应该具有的四种特征:以信用为基础、有一定的通货膨胀、具备使财富向底层流动的机制以及多币种构成。

由此看来,目前包括Libra在内的一些数字货币项目虽然具有部分优势,可能在短期内有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本质上很难作为未来的世界货币持续流通。

我国应该把握历史机遇,推行面向未来的数字货币,并在这场全球金融重构的竞争和建设中占据上风。比如,参照1950年代就出现的欧洲美元(Eurodollar)原理,在“一带一路”沿线或者更大范围内推行一个人民币数字货币体系,作为与人民币境内流通体系保持一定独立关系的区域流通数字货币体系,又能以人民币信用背书进行国内产能向境外输出,实现终端消费通证的多元化,将有利于以数字货币的形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未来的世界货币将拥有不同币种。比如美国的食物券可以拿到超市去买食物和日用品,但是不能拿去投资,这实际上就是一种不同的币种。中国比如有定向降准、产业政策的倾斜等等,这些也都可以通过不同的币种或通证来实现。

目前大多数主流区块链专家普遍认为,未来数字货币世界会呈现主权数字货币、可信任机构数字货币、虚拟货币三分天下的格局。令人欣慰的是,2019年12月,我国央行领导表示,央行从2014年就开始研究数字货币,已取得了积极进展,央行把数字货币和电子支付工具结合起来,将推出一揽子计划,目标是替代一部分现金。

(李念整编)

背景图.jpg

4月1日,武汉大学国际软件学院教授蔡恒进(左)、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区块链产业中心主任屈林(右)做客145期线上文汇讲堂

现场互动:

*个人可把控通过加密的数据,未来或可实现个人数据资产化

上海高工柴忠余:以后数据就是资产,资产就有价值,目前APP大肆收集个人信息,是否可以用区块链技术加密个人数据,把个人资产有价化?

蔡恒进:数据问题一直是区块链从业者希望颠覆的一个方面。确实,原来已经拿走的数据很难再拿回来,但在未来,数据可由个人把控,比如我们的医疗数据、个人轨迹等数据,完全由我们自己掌握。尽管某些数据在特殊情况下需要对政府或相关部门公开,例如疫情期间的个人轨迹数据等,但本质上,我们可以通过加密技术自己掌控。

另一方面,这些数据本身也可以用来盈利。我们可以在不泄密的情况下,给第三方使用,这就涉及所谓的隐私计算。当然,有人说这还是以前的技术,但也可以理解成,因为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我们才更需要隐私计算这种技术,而且更容易结合进区块链的技术中。因此,区块链一旦发展起来,可以让每个人掌控自己的数据,并且又能将自己的数据分享出去,在他人无法获得个人隐私的情况下,参与公众计算,为社会作贡献。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获得一定收益,但其中涉及很硬核的技术。

*遵循“欧洲美元”逻辑,区块链技术将助力人民币国际化

上海物理老师李世新:区块链技术是否能助力人民币国际化?

蔡恒进:我们做数字货币时要做多币,就像我们当年通过外汇赚钱一样,我们现在要做人民币的在外流通。在历史上,流通在美国之外不受美联储监管的美元,叫做“欧洲美元”,实际上有点双轨的含义。人民币也可以这样做,比如在推进“一带一路”过程中设计一种国际化的人民币。当然,人民币国际化肯定会面临美国的打压、Libra的竞争等,但我们应该要做也必须要做。

*人民币、美元和数字货币或将形成未来货币“三国演义”

上海工程师黄增宏:中国的DCEP(中国央行数字人民币)和美国Facebook的Libra(虚拟加密货币)有什么本质性的区别?

蔡恒进:Libra是一个公司、一个团体,作为多个节点来发行的,它具有完全抵押的性质。人民币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而央行的数字货币是由政府信用作为担保,其在价值上是信用货币,三者是完全不同的。我相信,最终应该会形成人民币、美元和数字货币的“三国演义”。目前,美元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硬通货,数字货币的产生将削弱美元的地位,而人民币可以帮助数字货币对抗美元。我相信会有这么一个过程。

huobi_副本.jpg

全球第一大主权数字货币:中国央行数字货币DCEP

*虚拟货币可设计通胀,数字货币、美元、人民币共生

上海投资人付西蒙:虚拟货币是否还具有传统货币的属性?以去中心化为特点的虚拟货币如何保持或者实现一定的通货膨胀?

蔡恒进:未来虚拟货币的设计当然可以实现通货膨胀。虽然作为虚拟货币的比特币故意设计成没有通货膨胀,甚至有点通货紧缩的意味,当然,它作为一种创新货币,考虑的问题更多是如何让大家快速接受,然后升值。当前世界上的很多货币如欧元、日元等正在慢慢走向负利率,所以,从货币角度来看,未来将变成一个货币充足的社会,货币竞争将变得更加严峻。数字货币、美元、人民币可能会形成“三国演义”的状态,需要竞争,但也可能形成共生的关系,实际上这样的关系更好。未来的世界应该是一个更加立体、灵活、多中心的社会体系。

*松紧兼备,鼓励区块链技术应用,严控数字货币的发行

上海健康管理工作者沈亚红:企业的数字资产和国家的电子货币在应用上有什么区别?

屈林:从去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学习之后,将区块链设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突破口”,定调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但在数字货币方面,目前是不提倡、不鼓励的,甚至国家的有关法规是禁止的,企业发行自己的数字货币。所以目前在国内,企业的数字货币应该说是严控的。当然,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国家体系、央行系统会有数字货币系统和相应的监管体系建立,如何与一些大型企业的数字资产平台进行对接,这类研究还在路上,还需要很长时间的探索。

233a808733b74fa5ace7d82f83c5a6cc.jpeg

广西桂林大学老师王迥:在区块链的应用上,尤其是保护区块链参与者的合法权益方面,现行的法律有无空白点?如何进行创新?

屈林:任何新技术、新项目在发展过程中,其实都存在法律监管的之后和空白。从2015年到2019年,几乎每年从国家到地方层面的法规和监管措施都有很多规范性内容,区块链在一些特殊行业的应用,特别是在金融和数字货币等方面的应用是严格限制的。在2019年10月的中央政治局集中学习区块链之后,各地也陆续出台了一些促进区块链应用落地和产业发展方面的一些政策措施。总的来讲,目前国内对区块链的态度是松紧状态兼存。从松的角度来说,政策鼓励区块链作为一个创新的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但就针对数字货币的发行来说,国家还是严格监控的。

(袁琭璐整编)

相关链接:

蔡恒进:区块链的通证和存证介入,还会有指数级暴发吗?|145期1

破解信任难题,形成共识机制,区块链的真正使命|145期2

其余报道敬请期待:

中国哪些城市、哪些行业,区块链核心技术走在前面?|145期4

屈林对话蔡恒进:区块链被妖魔化还是观念难转变?|145期5

编辑:袁琭璐

音频制作:王新竹

责任编辑:李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