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月之:共产国际、先进知识分子为何都看中上海?|152期文汇讲堂1·党史系列
2021-04-28 15:55:30 作者:熊月之

微信图片_20210428132058.jpg

【导读】4月22日晚上,在长宁图书馆,第152期文汇讲堂特邀知名的上海史专家、上海社科院研究员熊月之做客,讲解《上海城市集聚功能与党的诞生发展》,熊月之分享了诸多最新研究心得。现将主讲整理成上下篇以飨读者,明天将刊发互动篇。

上海城市集聚功能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上海特大城市在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巨大比重,使得上海在全国的综合作用举足轻重,这使得共产国际特别重视上海,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也特别重视上海。二是上海全国文化中心(包括全国文化人才中心、文化生产中心、文化鉴赏中心、文化传播中心)的地位,使得1921年前后,上海每年所出新书总量约占全国70%,上海集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众多知识精英。三是上海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与西方联系密切,是中国输入西方新思想、新文化、新伦理、新道德的前沿,这开阔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眼界,为他们寻找、探索救国方案提供了新颖的参照系数。四是上海乃中国产生新思想、新文化的基地,新人物在这里集聚,新思想在这里交流、交锋、交融,洋务革新思潮、戊戌维新思潮、民主革命思潮,或在这里发轫,或以这里为基地。先进知识分子在这里接受马克思主义,创立中国共产党,既是此前历次进步思潮不断演进的结果,也是民主主义、无政府主义、马克思主义等思潮,在这里碰撞、升华的结果。

本次演讲选择若干方面,加以阐述。

共产国际高度重视上海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共一大的召开,与共产国际的指导密不可分。随着共产国际一些档案的解密,学术界展开了相当充分的研究,我从上海城市的角度切入,吸收这些研究成果,会使这个结论更具说服力。

*东亚书记处设在上海有五大原因,俄侨最多也是动因

u=1176713963,1325701725&fm=26&gp=0.jpg

按照中国学者理解,俄国十月革命成功共有五条经验,工人武装、城市暴动等

1919年共产国际成立后,迫切希望在中国、朝鲜、日本等远东地区推动革命运动,以对抗帝国主义对共产主义事业的扼杀。远东局主要在西伯利亚、海参崴一带活动,但他们最早就将东亚书记处定在了上海。

为何会选择上海?按照中国学者理解,俄国十月革命成功共有五条经验:首先是马克思主义指导;第二是工人武装;第三是在城市举行暴动,比如圣彼得堡;第四是重视舆论宣传;第五是工作深入到军队。要推动东亚的革命,就要寻找符合这五条经验的城市,或者与圣彼得堡较为类似的城市。在东亚城市中,可选的城市有东京、北京、天津、广州、上海等,但唯有上海最具备这些条件。首先,上海是远东最大城市。1921年,上海人口已达250万,几乎是同时期首都北京人口的三倍、苏州的四倍、广州的1.5倍;经济体量上,北京、广州和天津的总和还不到上海的一半。第二,上海是港口城市,而革命需要同世界各地联系。第三,上海产业工人占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第四,交通便捷。上海的水路处于长江入海口与中国海岸线的交叉点,铁路已有上海通南京的沪宁线,由沪宁线可连接南京通天津的津浦线,有上海通宁波的沪杭甬线,交通极为畅通便捷。第五,文化发达。从1843年开埠,尤其从1860年到1949年,中国出版的新书中,最少有70%在上海出版。

还有一个特别的因素,1921年前后在上海的俄侨众多,已多达5000人之众。十月革命后,许多俄罗斯人来到中国,一部分是反对十月革命的白俄贵族;另一部分是寻求发展的俄罗斯人,他们都被传说中遍地黄金的上海所吸引,尤其是,上海被传说不需要护照,因此,俄罗斯年轻人来到哈尔滨就急于南下。这样的俄侨环境,对共产国际代表的活动自然也是非常便利的。

*购买报社、设通讯社、建贸易机构,用足租界优势

其实,在东亚书记处设在上海之前,共产国际就已在上海做了坚实的铺垫。

首先是购买《上海俄文生活报》作为据点。这份俄文报纸早在1919年就已存在,地点就设在虹口熙华德路12号,即现在的长治路177号。1920年2月,共产国际花5000美金买下报纸,作为自己的活动据点。如此,报社与共产国际东亚书记处设在同一幢楼内。

src=http___images.shobserver.com_news_news_2016_6_29_87fccb8d-ad17-4042-b987-530a7f49514e.JPG&refer=http___images.shobserver.jpg

1920年7月2日,共产国际在渔阳里6号成立了中俄通讯社(陈独秀就住在渔阳路2号)

接着,在1920年7月2日,共产国际在渔阳里6号成立了中俄通讯社(陈独秀就住在渔阳路2号)。它是中共第一家通讯社,也是苏俄中央新闻通讯社罗斯塔北京分社的上海分机构。其主要任务是通过从俄罗斯通讯社北京机构、莫斯科、西伯利亚寄来的苏俄报刊,从共产国际刊物《国际新闻通讯》、俄国远东的报纸以及欧美诸多报刊中搜集信息,提供给中国31家报刊使用。中俄通讯社1920年7月-12月在上海《民国日报》《新青年》上发表的新闻稿,便有66条,诸如《远东俄国合作社情形》《劳农俄国之新制度》《最近红军方面之捷报》《劳农俄国的实业近况》《列宁小史》等。这对于宣传苏俄革命、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做出了相当重要的贡献。1920年12月中旬,通讯社因杨明斋离开中国前往苏俄而停止发稿。

第三,在九江路14号,成立了全俄消费合作社中央联社驻沪办事处。这是苏俄在中国进行贸易的机构,也是苏俄、共产国际在华的一个中转站和提供秘密经费的单位。苏俄、共产国际向其驻华代表、在华机构,以及中共组织及其他革命组织提供的经费,很大一部分是通过该办事处支付的,其中包括宣传费用。

为何设在九江路?因为这是英租界,靠近各大银行所在的金融中心,从事货币兑换、商品进出口比较方便。而东亚书记处、《上海俄文生活报》设在熙华德路,属于公共租界,与俄国驻沪领馆毗邻;中俄通讯社设在渔阳里,属于法租界,俄侨比较集中,而陈独秀等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都在那里活动。这些地点的精心选择,极大发挥了上海华洋混处的社会环境的掩护作用。

中共发起组成立

1920年6月19日以前,中国共产党发起组在上海成立。

*陈独秀1920年前与上海七次交集,得益于政出多门

src=http___p6.itc.cn_images01_20210318_e4a8df5c2c0242fa8ac3efeeb20eec9a.png&refer=http___p6.itc.jpg

电视剧《觉醒年代》中阐释了陈独秀在中共早期运动中的独特地位

电视剧《觉醒年代》中突出了陈独秀在中共早期运动中的独特地位。其实,在1920年前,安徽人陈独秀与上海已有七次关联。1903年,在上海参加反对清政府的“拒俄运动”;接着参加编辑《国民日日报》。章士钊曾主编反清的《苏报》,因为章太炎案件被清政府封掉,《国民日日报》有《苏报》第二之称。陈独秀主编鼓吹反清革命的《安徽俗话报》,这份报纸虽在芜湖主办,但在上海印刷;1905年,陈独秀与翰林出身的蔡元培在上海一起研制炸弹,参加暗杀团,因此也有了蔡元培后来聘请陈独秀担任北大文科学长之事,两人是名副其实的“战友”;民国初年,陈独秀在安徽从事反袁活动失败后,亡命上海,从上海前往日本留学。陈独秀参加辛亥革命,和柏文蔚成了革命战友,渔阳里2号就是柏文蔚的家;1915年从日本早稻田大学回沪,主编《新青年》;“五四”运动时期在北京散发反对北洋政府的传单被关90余天,出狱后李大钊将其秘密送出北京再返上海。

《觉醒年代》中,陈独秀有句名言,“出了研究室就入监狱”。所谓的研究室指的是从事革命运动,在北京非常困难,而上海就不同。1921年和1922年,陈独秀在上海被抓了两次,一次处罚400大洋,另一次处罚100大洋。因为当时的上海由法租界、公共租界、华界三个政权进行管理,有缝隙可以利用。

*“一大”召开前,中国共产党已是全国性政党组织

src=http___img1.gtimg.com_cul_pics_hv1_215_134_2022_131514935.jpg&refer=http___img1.gtimg.jpg

陈独秀等人于1920年5月在上海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将《新青年》改变为党的机关刊物

在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前,陈独秀等人于1920年5月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邀请邵力子、陈望道以及星期评论社的李汉俊、戴季陶、沈定一、俞秀松、刘大白等人参加。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理论上的准备。共产国际代表维金斯基来沪提出建党后,双方一拍即合,迅速建党。6月19日前,在老渔阳里2号《新青年》编辑部,陈独秀与李汉俊、俞秀松、施存统、陈公培共五人,议定成立党组织。这是一个非常正式的组织。首先有书记,由陈独秀担任;其次有纲领,李汉俊起草了“纲领十条”,虽然没有保留下来,但主要内容在当事人回忆录中都有提及,与后来的中国共产党纲领完全一致,包括运用劳工专政、生产合作等手段实现社会革命的目的。据专家研究,李汉俊的起草也参考了世界其他政党的纲领;第三,有办公室和杂志。办公室设在渔阳里2号,《新青年》迁回上海后,就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机关刊物,1920年11月又创办了《共产党》杂志。这说明此时已经是全国性政党了。

中共发起组成立以后,立即在党的组织建设、理论建设与政治建设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组织建设方面,包括建立各地支部、发展党员、培养青年干部三个方面。一大召开前,全国已有58个党员,6个地方支部,2个海外支部。其中,培养青年干部,一是1920年8月22日,成立社会主义青年团,以俞秀松为书记,机关设在新渔阳里6号。二是1920年秋,开办外国语学社,与青年团同一地址。外国语学社在自觉利用上海城市特点进行集聚的作用方面尤为显著。

理论建设方面,一是将《新青年》改变为党的机关刊物,创办《共产党》月刊;二是翻译马克思主义书籍,包括陈独秀委托陈望道所译马恩的《共产党宣言》,恽代英翻译考茨基的早期著作《阶级争斗》,李汉俊译介的《马格思〈资本论〉入门》,李季翻译的克卡朴《社会主义史》等。三是拟定《中国共产党宣言》,作为吸收党员的标准。

政治建设方面,主要是筹备中共一大。

*代表大会制度是从欧洲和苏俄借鉴来的传统

代表大会制度,其实是欧洲、共产国际、苏俄共产党的传统。中共成立之前,中国已有中国社会党、统一党、中华革命党等几十个党,特别是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是1905年成立的资产阶级政党组织,中华革命党在1919年10月10日改组成中国国民党,他们的全国代表大会直到1924年才举行,也是在共产国际影响下举行的。

上海对各地先进知识分子的集聚作用

共产国际为何重视上海?陈独秀为何重视上海?这与上海城市的集聚功能有关,它可以把全国的精英吸引过来。其中同乡关系很重要。1843年开埠时,上海人口20来万,1921年时,至少增至250万,他们都是从全国各地而来;1920年,上海已经有二百多个大大小小的同乡组织。

*湖北代表李汉俊、董必武、陈潭秋如何在上海相识

微信截图_20210428135554.png

湖北代表李汉俊、董必武、陈潭秋先后在上海湖北善后会结识

最突出的是湖北人,以参加中共一大的三个代表李汉俊、董必武、陈潭秋为例,他们在湖北时并不相识。董必武是黄安(今红安)人,李汉俊是潜江人,黄安、潜江相距甚远,1919年3月,上海湖北人成立同乡团体湖北善后会,董必武和朋友张国恩被公推为驻会主持。其时,李汉俊也在上海。湖北善后会的会址设在渔阳里南面,李汉俊住在渔阳里北面。于是,他们在渔阳里相遇相识,成为至交。在李的影响下,董必武逐渐认识了俄国革命和布尔什维克党,认识到中国的独立按照孙中山的道路行不通,必须走列宁的路。

董必武与陈潭秋,也是在上海湖北善后会结识的。1919年6月中旬,武汉地区“五四”反帝爱国运动的主要领袖之一陈潭秋,随武汉学生代表团来到上海,参加全国学生联合会成立大会。各地代表关于“救国人人有责,不过学生为之先导”的发言,让陈潭秋极为振奋,激情燃烧。会后,陈潭秋来到湖北善后公会,结识了董必武。陈潭秋(1896-1943)比董必武(1886-1975)小了整十岁,资历、学识都比董必武浅。他诚恳地拜董必武为师,董必武则悉心地引导陈潭秋走上马克思主义的道路。董必武日后回忆与陈潭秋的这段交往经历时说:“在上海期间,我们相互交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心得,畅谈改造中国和世界的抱负,共同商定用办报纸、办学校的方式传播马克思主义,开展革命活动。”

*毛泽东在上海向同乡章士钊借款2万银元

微信截图_20210428135721.png

为湖南籍旅法人员筹集经费,1920年毛泽东向同乡章士钊借得二万银元,晚年两人会面还款

再以毛泽东为例。1920年5月,毛泽东从北京来到上海,欢送赴法勤工俭学的会员。5月8日,他同旅沪新民学会会员肖三、熊光楚等12人,来到半淞园举行会议,并讨论学会会务。他们为什么会选择半淞园开会呢?半淞园位于上海城南,为当时有名的一所经营性园林。湖南会馆毗邻半淞园。赴法国勤工俭学的湖南籍青年来到上海之后,就寄寓在湖南会馆。毛泽东当时住在哈同路民厚里29号(今安义路63号),常到斜桥湖南会馆看望同乡。

后来赴法船票涨价,蔡和森的母亲葛健豪想到蔡家有位远房亲戚聂云台,在上海经营恒丰纱厂。于是,他们找到聂云台,说明来意。聂二话没说,当即资助800块银元,解决了四人的旅费问题。

其余湖南籍旅法人员的经费和毛泽东回湖南办书社也需要经费,毛泽东便向章士钊借。章士钊与杨昌济是湖南同乡、好友,也是北京大学同事,毛泽东此前在北京大学时便与章士钊熟识。毛泽东、蔡和森持杨昌济手书到上海拜见章士钊,请其设法资助。章手中恰有湖南军阀赵恒惕的一笔赠款,立即以二万银元付毛、蔡。毛泽东以一半资助学生赴法,一半携归湖南充作革命经费。这二万元在当时堪称巨款,对于毛、蔡来说,可谓雪中送炭。1961年至1971年的十年间,每年正月初二,毛泽东都派人送二千元到章家。毛对章说,1920年你捐助二万元巨款,今天用我的稿费奉还。

湖南人解决赴法经费问题,不是在长沙,而是在上海的湖南人之间解决,这很能说明上海城市的集聚功能。

*陈望道等回忆“被赶拢、吸拢、派拢”至上海

src=http___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_images_20180702_d99854458e7a43eeb0b909b271d1c0bb.jpeg&refer=http___5b0988e595225.cdn.sohucs.jpg

陈独秀在上海的书房被还原成了展馆

上海巨大的城市体量,奇特的政治格局,既五方杂处又华洋混处的社会结构,为众多知识分子的汇聚,提供了难得的空间,为诸多思潮的产生、交流、交锋与交融,提供了难得的平台。陈望道对此有生动的描述:

“我于一九二〇年四、五月间到上海。在此以前,我被一师赶出来,同时,陈独秀也从北京被赶到上海。我们几个人,是被赶拢来的。此外,邵力子在复旦大学文学院任中文系系主任。大家住得很近(都在法租界),经常在一起,反复的谈,越谈越觉得有组织中国共产党的必要,便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那时,集聚在上海的新型知识分子,一是“被赶拢来的”,说明他们思想激进,为别处所不容,上海环境特别,可以包容他们,陈独秀、陈望道、施存统都是此类人物;二是“被吸拢来的”,在上海能发挥别处不能发挥的本领,比如章士钊、鲁迅在多个城市工作过,最终都定居上海;三是“被派拢来的”,中共成立后,各地组织上委派骨干到上海,进入外国语学社,接受培训,刘少奇、柯庆施等便是被派拢来的,恽代英则前往“老上大”。

陈望道所说的“住得很近”,点明了城市集聚的价值,中共一大在法租界举办,因为此处适合知识分子的情调,早期中共党员居住地距离不超过两平方公里。“反复的谈”,指的是思想交流、交锋,其中包括与一些无政府主义者的交锋,也包括与戴季陶等人从一度合作到分道扬镳,这是一个明晰概念、廓清边界、辨明是非、权衡利弊的过程,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过程,是一个理论创新、理论升华的过程。

*上海城市规模激发思想和政党的创新能力、创新速率

微信截图_20210428153107.png

上海城市人口异质程度高,创新速率大

学术界关于创新机制的研究成果表明,城市规模越大,人们互动、交流机会越多,创造与创新几率也越多。产业、人口、资金、技术高度集聚,必然刺激分工趋于细密、技术创新与产品卓越。创造与创新的增长速率,通常远高于人口增长速率。这是大城市较小城市更能创新的社会原因。城市人口异质程度越高,不同文化相互之间差异越大,相互取长补短的概率越高,创新速率越大。

近代上海城市规模超群,人口异质程度奇高,各路精英荟萃。这些特点交织在一起,使得近代上海城市创新能力特强。这便是中国共产党为何会在上海创立、并以上海为重要活动基地,长期将中央机关设在上海的社会原因。

(整编:李念)

下篇:熊月之:上海的集聚功能,让青年毛泽东成了马克思主义者|152期文汇讲堂2·党史系列

【文末链接】

“党史这么生动,领袖这么值得学习”,刘统讲党史感染几代人

刘统:在艰难曲折中发展壮大,是中共党史的主线 |151期文汇讲堂·党史系列

做钨砂贸易、搞大生产,办红大和抗大,共产党这样壮大 | 151文汇讲堂·党史系列




  作者:熊月之

  编辑:钱亦琛

责任编辑:李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