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月之:上海的集聚功能,让青年毛泽东成了马克思主义者|152期文汇讲堂2·党史系列 | |
2021-04-28 16:30:31 作者:熊月之 |
【导读】4月22日晚,在长宁图书馆,著名的上海史专家、上海社科院研究员熊月之做客第152期文汇讲堂,与听友分享了他的最新研究《上海城市集聚功能与党的诞生发展》,此为主讲的下篇。
上海城市的集聚功能,让1920年代前后的共产国际和先进知识分子都选择了上海。集聚功能分有形和无形。后者既体现在上海城市文化对全国的辐射作用,也体现在上海这座城市中的人的领袖感染力。这在青年时代的毛泽东身上特别典型,它对毛泽东的思想成长史、革命斗争史的作用巨大,地位特殊。
书报滋润:上海的知识产品引导毛泽东接受新思想
首先看书报等上海城市文化的辐射影响。1919年以前,毛泽东从未到过上海,1936年,毛泽东在延安与斯诺畅谈自己思想的发展轨迹,谈到他所读过的书。我将毛泽东提及的书单一一进行了考证与研究,发现几乎所有启发他新思想的书籍都是上海出版的。
*少年毛泽东为何在韶山读到《盛世危言》《校邠庐抗议》
毛泽东阅读的《盛世危言》以及《校邠庐抗议》,两本书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第一部是毛泽东13、14岁于韶山阅读的《盛世危言》,这本书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盛世危言》是上海学者郑观应所写,郑观应于1858年17岁从广东来到上海,做买办,做轮船招商局的帮办、总办,创办了很多实业,在广州、天津、汉口、澳门多地都购置了房产。郑观应非常重视写作,撰写了多部书籍。《盛世危言》是他最著名的一部书,在洋务运动时期宣传变法图强、振新中华。毛泽东说,自己原本想辍学,但这本书写得非常生动,促使他继续上学。毛父反对他读这些新思想的书,“夜里很晚,我把房子里的窗户掩盖上,好使我父亲看不见光。”
同时期,毛泽东还读了冯桂芬所著的《校邠庐抗议》。冯桂芬(1809-1874),江苏吴县人(今苏州)。道光朝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他重视经世致用之学,注意研究西学,思想敏锐。1860年至1861年,他流寓上海,先住在县城里,后移居租界,写成《校邠庐抗议》一书,系统提出社会改革思想。此书受到曾国藩、李鸿章等人赞赏,在十九世纪六十至九十年代影响颇大。
《盛世危言》出版于1894年,《校邠庐抗议》成书于1861年。晚清时期还有许多类似的鼓吹变法图强的书籍,如王韬的《弢园文录外编》、马建忠的《适可斋记言记行》,但为何毛泽东没有读到其他的书籍?因为这两本书是光绪皇帝钦命印刷,要求百官阅读的变法参考书。因为大量印刷,使得这两本书较其他主张变法的书籍流传得更为广泛,以至于湘乡、韶山那些比较闭塞的地方,也能读到。毛泽东此前所接触的读物,除了《三字经》《幼学琼林》与《精忠传》《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隋唐演义》之类,总之,都是中国传统读物。可以说,毛泽东那时所生活区域的经济发达程度、所读书籍的时新程度,与上海等地相比,至少相差十年。所以,他要如饥似渴地偷偷阅读。
*《警世钟》给青年毛泽东播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种子
毛泽东和斯诺谈到看过一本中国被瓜分的书,经查证后发现就是陈天华的名著《警世钟》
毛泽东在17岁时会到离家几华里的李家屋场上,向一个叫李漱清的先生讨教读书。李漱清毕业于湘潭师范和长沙法政专科学校,在韶山李氏族校等学校执教。一次,李漱清向毛泽东推荐了一本关于瓜分中国的小本子。毛泽东读了以后,很受刺激。他日后回忆:“我现在还记得这本小册子的开头一句:‘呜呼,中国其将亡矣!’这本书谈到了日本占领朝鲜、台湾的经过,谈到了越南、缅甸等地宗主权的丧失。我读了以后,对国家的前途感到沮丧,开始意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李锐在《毛泽东早年的读书生活》中,将其定名为《列强瓜分之危险》,萧三在《毛泽东的青少年时代》一书中,称此书为《论中国有被列强瓜分之危险》,我查证后发现,其实这就是陈天华的名著《警世钟》。这本书写于1903年,初刊于日本东京。传到国内以后,上海革命党人将其翻印一万部,免费分送各地。在较短时间内,已翻刻数十版。到1904年,各地翻印册数已以百万计,可见影响之广。陈天华是湖南人十分崇敬的爱国英雄,他的以身殉国更激起了国内爱国热情的高涨,《猛回头》《警世钟》等书也因此传播得更为广泛。
毛泽东对陈天华非常崇敬,认为陈天华是湖南人的骄傲。他曾在《湘江评论》第4号刊文,高度评价陈天华以蹈海警醒国人的事迹,是湖南“惊天动地可纪的一桩事。”
*上海出版的译著《世界名人传略》,发挥伟人效应
《世界名人传略》由英国传教士窦乐安主持翻译、编写
毛泽东青年时代所读的一些翻译书籍,也与上海有关。
1910年,在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毛泽东读到一本关于世界名人的书。他对斯诺说:“在一部叫做《世界英杰传》的书里,我也读到了拿破仑、喀德邻女皇、大彼得、卫灵吞、格莱斯顿、卢梭、孟德斯鸠和林肯”。
我查阅1911年以前中国所出的翻译书籍,直到1919年以前,似没有一本题为《世界英雄豪杰传》或《世界英雄传》《世界英杰传》的书。多方考证后,我认为很可能是《世界名人传略》。
《世界名人传略》( Chambers 's Biographical Dictionary),封面标“上海山西大学堂译书院译印”,版权页标“印刷者商务印书馆”。事实上,山西大学译书院设在上海。地址在上海江西路惠福里120号,聘请英国传教士窦乐安主持,由夏曾佑、许家惺、朱葆琛等人担任翻译,每年经费一万两白银,从西学专斋费用中拨出。1908年因经费困难而停办。
*从严复翻译的《穆勒名学》中学到严密的逻辑思维
对毛泽东早年影响较大的还有严复翻译的名著,从中学到严密的逻辑思维
对毛泽东早年影响较大的还有严复翻译的名著《群学肄言》《穆勒名学》等书。1915年9月6日,毛泽东在给萧子升的信中称读了此书《缮性》篇后,“乃抚卷叹曰:为学之道在是矣!盖是书名《群学肄言》,其实不限于群学,作百科之肄言观可也。”毛泽东一生都非常重视逻辑,而他对逻辑的爱好就是从阅读严复翻译的《穆勒名学》开始的。
由此我们看到,毛泽东在他走出湖南以前,甚至在他走出韶山以前,他所受的新文化的影响、新知识的影响基本上都是从上海辐射过去的。
*《民立报》给毛泽东带来三个第一,知道了孙中山
毛泽东与斯诺谈话中,还述及一份著名的报纸《民立报》,是于右任在上海创办的
毛泽东与斯诺谈话中,还述及一份著名的报纸《民立报》,也是上海出版的。
毛泽东用三个第一,第一次看到报纸,第一次听说孙中山,第一次发表政治意见。他说:1911年,“在长沙我第一次看到报纸《民立报》。登载着广州反对满清的起事和七十二烈士的死难。我被这个故事很厉害地影响着了,觉得《民立报》充满了动人的材料。这报是由于右任主编的,他后来变成国民党一个有名的领袖。在这个时候我也听到了孙中山先生和同盟会的纲领。国家这时正是第一次革命的前夜,我竟兴奋到这样的程度,以至于写了一篇文章,贴到学校里的墙上。这是我的政治意见的第一次的发表”。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毛泽东青年时代的政治观念、世界观念、知识结构发生重要变化的关节点,几乎都与上海知识产品的影响有关:读了《盛世危言》与《校邠庐抗议》,知道了改良派变法图强的思想;读了《警世钟》,知道了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危险;读了严复等人翻译的西书,知道了西方近代自由平等学说;读了《民立报》,知道了孙中山领导的反清革命。查对毛泽东1917年以前所读新书、新报,除了《新民丛报》,其余全是在上海编写、出版的。这些新的出版物,带给毛泽东新的知识、新的思想、新的视野,激发了他求知的欲望,改变了他的人生走向,激发了他振兴中华的思想,引导他先是走向民主主义、进而走向马克思主义的道路。
从上述毛泽东对于新出版物的阅读史也可以看出,海派文化光谱的宽度与长度,海派文化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
领袖魅力:受陈独秀的影响,毛泽东走上马克思主义道路
毛泽东与上海具有很深厚的关联,还表现在陈独秀对他早年的影响,这对他之后走上马克思主义道路至关重要。
毛泽东与陈独秀的关联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投稿《新青年》为神交,北大谋面寒暄为初交
《体育之研究》全文,原载于1917年4月1日《新青年》第三卷第二号,注释按人民体育出版社1958年单行本排印
首先是1917年的神交阶段。1917年4月1日,他以“二十八画生”的笔名,在《新青年》第三卷第二号上发表《体育之研究》的文章。这是24岁的毛泽东第一次公开在全国性刊物上发表文章。毛泽东提出文明之精神,野蛮之体魄,体魄对于成为一个健全的人非常关键。《体育之研究》是近代难得的一篇用近代科学眼光深刻论述体育意义的宏文。其价值在今天依然不可低估。自《新青年》发刊后,毛泽东受到杨昌济的推荐,一直是《新青年》的忠实读者。
第二是1918年时期的初交阶段。1918年,毛泽东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陈独秀时任北大文科学长。一次,毛泽东在文学院门口见到陈独秀,简单地交谈了几句。毛泽东谈及自己曾多次拜读他的文章,并抱着尝试的态度,向《新青年》投稿,发表了《体育之研究》文章,以及新民学会在《新青年》杂志影响下的发展情况。这引起了陈独秀对他的注意,特别嘱咐毛泽东有时间就去找他。这次短暂的谈话,令毛泽东兴奋不已。他高兴地对杨开慧说:我今天见到陈独秀了,“陈先生见解精湛,敢做敢为,正是国家所需要的栋梁之才。这几天,我在北京接触了不少人,他给我的影响恐怕是最大的了。”忆及北大图书馆馆员时期,给毛泽东留下较深印象的有三人,图书馆馆长李大钊,恩师杨昌济,新闻系的邵飘萍,另外就是陈独秀了。
*陈独秀入狱期间,毛在《湘江评论》撰文声援
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陈独秀上街散发传单,结果被军警逮捕。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上发表《陈独秀之被捕及营救》一文,高度赞扬陈独秀的行为
到1919年,两人就成了同志关系。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为了支持学生运动,6月,陈独秀上街散发传单,结果被军警逮捕。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上发表《陈独秀之被捕及营救》一文,高度赞扬陈独秀的行为。文中写道:“陈先生夙负学界重望,其言论思想,皆见称于国内外。”文章宣称“陈君之被逮,决不能损及陈君的毫末,并且是留着大大的一个纪念于新思潮,使他越发光辉远大。政府决没有胆子将陈君处死。”文末,毛泽东心潮澎湃地喊道——“我祝陈君万岁!我祝陈君至坚至高的精神万岁!”陈独秀被捕以后,声援的人很多,有李大钊、章士钊等,但是高喊“万岁”的似乎仅此一例。
*在上海多次深谈,毛泽东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
1920年时在上海的毛泽东,曾多次前往老渔阳里2号,拜访陈独秀
接着是1920年的深交阶段。时在上海的毛泽东,曾多次前往老渔阳里2号,拜访陈独秀。两人谈了很多,讨论了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讨论了湖南改造等问题。这对毛泽东的思想演变影响很大。他在十六年后回忆:在上海,“和陈独秀讨论我读过的马克思主义书籍。陈独秀谈他自己信仰的那些话,在我一生中可能是关键性的那个时期,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影象。”“他对我的影响也许超过其他任何人。”“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到了1920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而且从此我也认为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
渔阳里的陈、毛会晤,陈独秀究竟对毛泽东说了些什么,史料阙如,无法确知。但回溯两人以往的相互了解与交往,他们一定会谈到陈独秀那篇赞扬湖南人精神的文章。1920年初,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过一篇《欢迎湖南人底精神》,对毛泽东等人开展的驱除湖南督军张敬尧的运动,深表支持。文章一开头就说:“我们安徽人在湖南地方造的罪孽太多了,我也是安徽人之一,所以对着湖南人非常地惭愧。”陈独秀提到湖南人的奋斗精神,举了一批英杰,包括王船山、曾国藩、罗泽南、黄克强和蔡松坡。陈独秀说,他们奋斗的精神,“已渐渐在一班可爱可敬的青年身上复活了。我听了这类声音,欢喜极了,几乎落下泪来!”。这“可爱可敬的青年”中,就包括毛泽东在内。依陈独秀那种胸无城府、激情澎湃的特性,他一定会由衷欣赏这位比他小14岁的后生,其喜悦之情也一定会溢于言表。
陈独秀与毛泽东,两人有许多不同之处,诸如家庭出身、学术素养等,但也有一些相似方面,即都是马克斯·韦伯所说的个人魅力型领袖人物,天资聪颖、富有主见、意志坚定,具有超群的领导能力。这类人通常不易被别人意见所打动折服,但一旦被别人的意见所打动折服,则全力以赴,一往无前,强毅果敢,不屈不挠。
*毛泽东受陈独秀欣赏和提携,“三大”进入中央局
毛泽东日后成为全党最高领袖,离不开陈独秀欣赏和提携,其最初的基础铺垫便是中共三大,进入中央领导层,成为党内举足轻重的人物
1923年以后,毛泽东在党内有如此高的地位,个人能力、奋斗业绩自然是根本原因,但不能说与陈独秀对他的欣赏器重没有关系。金冲及先生在《毛泽东传(1893-1949)》中说:“从五四、建党到工人运动,陈独秀越来越赏识毛泽东的才干。一九二三年一月他着手筹备党的三大,便决定调毛泽东到中共中央工作,派李维汉回湖南接替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书记一职”。
1921年中共一大举行,毛泽东成为中共湖南支部首任书记;1923年中共三大后,毛泽东成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央局成员兼中央局秘书,协助中共中央局委员长陈独秀处理中央局日常工作。中共三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秘书负本党内外文书及通信及开会记录之责任,并管理本党文件。本党一切函件须由委员长及秘书签字”。
三大,中央委员共9人,5人组成中央局——陈独秀、蔡和森、毛泽东、罗章龙、谭平山(后由于谭调职,改为王荷波),陈独秀为委员长,毛泽东为秘书,罗章龙担任会计,负责中央日常工作。
大而政党,小而个人,其发展既有路径依赖,也有基础铺垫。毛泽东日后成为全党最高领袖,其最初的基础铺垫便是中共三大,进入中央领导层,成为党内举足轻重的人物。正因为此,毛泽东对于当年与陈独秀的交往,对于在渔阳里与陈独秀的晤谈,印象特别深刻。也正因为此,他对于自1920年至1924年在上海的生活,印象特别深刻。十多年后,他与斯诺谈话时,还特别提到住在上海的这段日子,是他一生中“最安定、最富有家庭生活气息的日子”。
*毛泽东在1942年、1945年肯定陈独秀建党功劳
在五四运动里面。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
陈独秀于1927年7月离开中共中央领导位置,1929年因就中东路事件发表不同意见而被中共中央开除党籍,1942年在重庆去世。对于陈独秀的错误,毛泽东予以毫不留情的批判,但事过之后,毛泽东还是比较全面地、辨证地评价陈独秀的历史贡献。他多次谈到陈独秀。
1942年3月30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学习组发言时这般评价:“在五四运动里面,起领导作用的是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大学教授虽然不上街,但是他们在其中奔走呼号,做了许多事情。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现在还不是我们宣传陈独秀历史的时候,将来我们修中国历史,要讲一讲他的功劳。”
1945年4月21日,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又一次评价陈独秀:“关于陈独秀这个人,我们今天可以讲一讲,他是有过功劳的。他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整个运动实际上是他领导的。我们那个时候学习作白话文,听他说什么文章要加标点符号,这是一大发明,又听他说世界上有马克思主义。我们是他们那一代人的学生。五四运动替中国共产党准备了干部。那个时候有《新青年》杂志,是陈独秀主编的。被这个杂志和五四运动警醒起来的人,后头有一部分进了共产党。这些人受陈独秀和他周围一群人的影响很大,可以说是由他们集合起来,这才成立了党。”
从1942年、1945年的讲话来看,毛泽东对于陈独秀的历史贡献,一直念念不忘。
上海红色文化的闳、深、雄、奇助力中共壮大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浮雕
上海红色文化为什么如此丰厚,其闳、深、雄、奇的四大特点,归根到底,就是集聚功能。
闳,内涵丰富,影响广阔。从1921年至1949年的28年间,中国共产党共举行过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其中三次在上海举行(一、二、四),另有多次中央全会也在这里举行。28年间,中共中央领导机关有12年设在此处。据研究,上海留下的红色文化旧址、遗址,多达千余处,分为15 个门类。
深,思想深邃,影响深远。党史上许多重要的思想、理念,是在上海酝酿、产生的,党史上许多具有重要意义、深远影响的事件是在上海发生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选择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最具思想深度的实践。
雄,英勇、雄壮。五卅运动,一声怒吼,全球震动。工人三次武装起义,英勇顽强,气冲牛斗。刘华、陈延年、赵世炎、林育南、何孟雄、李白等众多革命先烈视死如归,光耀千秋。此类英烈,不胜枚举。
奇,奇特、奇妙。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利用上海政出多门、事权不一的特殊格局,创造出许多人间奇迹。中共中央多次在上海举行各种会议,由于隐蔽工作做得周密,基本没有出过大的危险,这是人间奇迹。这种奇,不光在中国其他城市找不到第二个,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城市中也都找不到类似情况。
上海红色文化如此丰厚,源于近代上海特殊的国际联系、政治格局、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与文化态势。
(整编:李念、金梦)
上篇:熊月之:共产国际、先进知识分子为何都看中上海?|152期文汇讲堂1·党史系列
【文末链接】
刘统:在艰难曲折中发展壮大,是中共党史的主线 |151期文汇讲堂·党史系列
做钨砂贸易、搞大生产,办红大和抗大,共产党这样壮大 | 151文汇讲堂·党史系列
作者:熊月之
编辑:钱亦琛
责任编辑:李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