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尖/黄昱宁/小白:英美文学那声“我爱你“纯真又世故|书展·万水千山2
2020-08-21 08:01:49 作者:丁怡

图怪兽_5cfbf809cd360376c55b84c86da64bff_99343_meitu_12.jpg

30年后,阿彻尔站在埃伦——这个他爱了半生的女人的楼下,彷徨又彷徨:

他想她也许靠着火炉坐在沙发一角,身后的桌上杜鹃花正在怒放。“对我来说,留在这里比上楼更真实。”突然他听见自己说,他害怕真实失去最后一丝力量,于是一动不动的坐着,等着时间一分一分的过去,他在长椅上坐了很久,暮色越来越浓,他的眼睛一直没有离开那个阳台。最后一道灯光,从窗子透出。过了一会儿,一名男仆走上阳台,拉起遮篷,关好了百叶窗,这时候纽兰·阿彻尔仿佛看到了久等的信号,慢慢站起来,独自朝旅馆走去。

——(美)伊迪丝·华顿《纯真年代》

“英美文学很经验主义,什么样的故事形态都能找到对应的文本……”

“尤其是爱情,几乎是长盛不衰的话题……”

“但表面说爱情,背后却有一个更广阔的视野……”

聊起英美文学,华东师大教授毛尖、上海译文出版社副总编黄昱宁和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小白滔滔不绝。巧的是,虽身处文学的不同领域,三人却有一个共识——英美文学里的爱情真是“纯真又世故”。这种巧妙的冲突不仅存在于小说故事本身,同时也被裹挟于作者的创作与读者的接受之中。

正值上海国际文学周十周年生日,上周,三人做客“万水千山”系列线上特别活动的首场讲座。文人学者漫谈英美文学间,主持人SMG新闻主播王幸抑扬顿挫的朗读声穿插其中。古往今来,疫情纵然在短暂时间内阻碍了人们在物理空间上的迁徙,却始终无法阻挡那一段段英美文学中的“纯真”爱恋纵身跃入地域、文化与历史的“世故”深渊。

活动现场.jpg

“万水千山”系列线上特别活动的首场讲座,文人学者漫谈英美文学

简·奥斯汀的字典里,纯真=世故

翻开英国文学的史册,简·奥斯汀一定是不得不提的一位。或许是因为一辈子未婚,加之生活圈子也较为简单,她有了比常人更多的闲暇时间进行写作。

如果我们回到奥斯汀所生活的18世纪的英国,当时,小说的出版量已经很大,但大部分故事都包含一种超自然性,用黄昱宁的话形容就是“哥特式的一惊一乍”。例如,女主角看到某个奇异的现象,突然昏过去。虽被此类小说包围,奥斯汀拿起笔的时候,却选择不走寻常路。对比传统的言情小说,在黄昱宁看来,奥斯汀的写作中极少出现生生死死与山盟海誓,相反,所有故事都浸润于日常生活之中——聊天、打牌、喝下午茶。“但这种平常的记录又不是白描,还是通过一些策略组织起来,最后一步步达到大团圆”,从事文字编辑工作多年,黄昱宁依然十分佩服奥斯汀贯彻文本意图的能力。

当天现场,毛尖对奥斯汀也是赞不绝口,称她为“散文界的莎士比亚”。虽然是一位女作家,奥斯汀的数学却特别厉害。在她的小说中,各种数字,例如某家人的年收入、两个庄园之间坐马车所需的时间等等,都被她以一种习以为常的笔调,精确地记录下来。这种记录既体现了人物的等级,又同时增强了文本的世故性。

英国文学.jpg

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

毛尖以《傲慢与偏见》中两位男性人物为例——宾利先生的年收入为5000英镑,达西先生的年收入为10000英镑,对比之下,村子里所有人都觉得后者更为迷人。毛尖认为这一幕表面看上去似乎充满了浪漫的情调,但背后却是现实主义作为支撑。

“精确的匹配之后,人物的婚姻状态便会让人觉得很舒服”,想到时下一些偶像剧中,大学生刚毕业就入住两层楼,戴大钻戒,毛尖摇摇头,“太不准确了……厉害的文艺作品是可以让世故和纯真变成一对同义词的”。小说中,喋喋不休的班纳特太太看似很傻很天真,却在故事一开头就道出真理:一个有钱的单身汉都需要一个漂亮的太太。

但常常,集纯真与世故于一身,是一件难事。小白在现场向听众分享了另一本英国小说《克拉丽莎》。当一个世故的浪子邂逅一个纯真的深闺少女,尽管少女已经选择和他私奔,但由于对人性过度的揣测,他一次次地试探和下套,最后逼死了对方。

嘉宾:作家小白_meitu_15.jpg

上海译文出版社副总编黄昱宁(左)、华东师大教授毛尖(中)和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小白(右)

现象级小说《正常人》拨弄着英国人心里的那根刺

近两年中,英国小说《正常人》又是拿奖,又是拍成电视剧,讨论度颇高。然而,这样一部新兴小说,在黄昱宁眼中,却并没有耳目一新的感觉。阅读的时候,她总是不断地想起狄更斯晚期的一部作品《远大前程》。两个故事都从小镇开始,《远大前程》中的两位主人公分别是小镇青年匹普和“上等人”艾丝戴拉小姐。类似的,在《正常人》中,两个主角则分别是佣人家的儿子康奈尔和富人家的女儿玛丽安,二人在一所学校念书。人物设置虽有相似性,黄昱宁提醒听众:“在19世纪,你是无法想象这样两个阶层的人会在同一个学校!”更有意思的是,在小镇时,玛丽安的阶层导致她成为大家排挤的对象,相反,康奈尔却混得如鱼得水;等到俩人入读都柏林最著名的圣三一大学后,权力关系发生了变化。玛丽安的家庭财力让她的生活十分体面,而康奈尔却和整个环境格格不入。

和19世纪的《远大前程》相比,诞生于21世纪的《正常人》似乎讲述了一个更为复杂的故事。然而如果从人物阶层和人物所处环境的关系看,黄昱宁依然坚持自己最初的观点:“《正常人》是一个古典作品,它在关注19世纪的一些东西。”而这些东西,一言以蔽之,乃是那根一直扎在英国人心中的刺——你的阶层和你所处的环境都在时时刻刻确认着你的身份。例如,小说中,康奈尔迫于周遭的压力,不愿意约玛丽安一同参加小镇的舞会。因而,“成为正常人”实际上是英国文学中一个隐秘的传统。正如小白提到的,当代作家之所以不遗余力地希望找回19世纪的这种写作技艺,正是这个原因。当天,作为追剧者之一,毛尖醍醐灌顶:“题目Normal People就该翻译为‘正常人’而不是‘普通人’!”

80844f8ee0294460a1da4c5f2a831fc3_meitu_3.jpg

英国小说《正常人》又是拿奖,又是拍成电视剧,讨论度颇高

都说纯真的爱情很累人,双方互相猜疑,小心翼翼。在小说里,康奈尔和玛丽安便是这样。黄昱宁却看到了这种“作”背后的世故:“这不是两个人的事情,而是一个阶层和另一个阶层的关系。”因此,尽管在今天的英国,“阶层”似乎是一个过时的词汇,但它所涉及的问题其实一直未被解决。

天真的美国人与世故的英国人相爱

跳出了英国人与英国人的爱情故事,海明威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记录了一段发生于一战结束后、二战开始前的“国际化恋爱”——美国人杰克与英国人勃萊特相爱了。当天,一聊起海明威,几位老师都在不停地强调一个“真”字。作为当时驻欧洲的一位美国记者,海明威的文字风格是典型的电报文体。在现场,小白举了许多例子,包括女主人公勃萊特的原型、女主人公的前夫喜欢拿着羊皮酒袋喝酒、去西班牙参加奔牛节等等,一切都指向一种真实性。“只不过海明威在写作时,将这些细节风格化了”,小白补充道。在现场,主持人王幸用生动的电影腔,为听众们读出了小说中男女主人公在汽车上的一组对话:

“那么我们只能到此为止了,”我说。

“不知道,”她说,“我不愿意再受折磨了。”

“那么我们还是分手的好。”

“可是,亲爱的,我看不到你可不行。你并不完全明白。”

“我不明白,不过在一起总得这样。”

“这是我的过错。不过,难道我们不在为我们这一切行为付出代价?我想到我给很多人带来痛苦。我现在正在还这笔债呢。”

“别说傻话了,”我说。

“而且,对我自己的遭遇,我总是一笑置之。我从来不去想它。”

“是的,我想你是不会的。”

“好了,别谈这些啦。”

主持人王幸朗诵《纯真年代》片段_meitu_10.jpg

主持人王幸朗诵《纯真年代》片段

小白向听众介绍,在那个年代,欧洲象征文明、世故和老练,而美国则代表天真和傻气。这样的文化冲突落到个体身上,就变成了一种与周围环境的格格不入。作为“迷惘的一代”,美国人杰克漂流于欧洲。一方面,他既享受着欧洲文化带来的的新鲜刺激,但另一方面,他的内心又无法融入到传统的文化之中。黄昱宁将其形容为“一个永远的流放者”。流放是杰克式人群的宿命,既然永远无法也不可能成为“老欧洲”,那么,流放恐怕便是找到自己的唯一出路。

和海明威类似,伊迪丝·华顿创作的故事也汲取于现实生活。“她的《纯真年代》在中国被低估了”,毛尖在现场打抱不平。在她看来,《纯真年代》的特殊性在于结束了对欧洲的讴歌,转而泛起了对纽约的乡愁。这种转变同时反应在男主人公阿彻尔的情感选择上。最初,他对未婚妻梅身上的那种机械的纯真感到厌烦,转身爱上了从欧洲回来的埃伦。在阿彻尔眼中,埃伦兼具世故的魅力与纯真的可爱。然而,上流社会的围剿和梅的心机却让这对真正相爱的恋人分隔了30年。30年后,站在埃论的楼下的阿彻尔显得非常克制,他最终放弃了和爱人见面的机会。不同于一些批评家将阿彻尔定义为“连最后一个机会都不要的人”,毛尖认为,这样的结尾,更显深情,亦更显真实:“它达到了最高级的世故。”

伊迪丝·华顿《纯真年代》_meitu_5.jpg

电影《纯真年代》是一部1993年的美国古典爱情电影,剧本改编自伊迪丝?华顿的同名小说

虽然是线上讲座,当天,毛尖、黄昱宁和小白依然聊得兴致勃勃。镜头扫过那一本本经典的亦或是新潮的英美小说,带起读者们丰富的阅读记忆。

几十年来,后现代的浪潮助推着欧洲大陆文学开始对语言的探究,然而另一头,英美文学依然固执地坚持着自己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探索。复杂又交织的关系,酝酿到了爱情的高度,便变得纯真又世故——从一个女性的视角看,大抵就像伊迪丝描述的那样:

我是一个大大的屋子,里面满是分隔的空间。

在大厅,每个人自由出入;

在会客室,我正式地问候着一些人;

在客厅,我的家庭成员来来又去去;

除此之外,

有一些房间,门的把手或许永远不会被转动,无人知晓通向它们的路,亦不清楚它们通 向何处;

以及,

在最深处的那个房间,那个圣洁之地,

我的灵魂形单影只,

等待着那个永远不会出现的脚步。

(感谢文汇讲堂听友袁忠凯和柴俊的文字整理)


【栏口词】8月18日,带着不舍,为期一周的精神嘉年华上海2020书展华丽落幕。

“破圈融合”是今年上海书展的关键词。“线上线下同步、圈内圈外共享的未来书展模式”让读者惊呼“书展会玩”。上海国际文学周今年也走入第十个年头,今年的国际文学周七场讲座全部线上运行,在“上海书展朋友圈”这个虚拟地点,共邀请21位业内老中青领军学者,加上SMG侧耳团队主持人的动情朗读,漫谈英美文学、法国文学、俄罗斯文学、日本文学、德语文学、西班牙美洲文学外加科幻文学,这不失为文学爱好者的饕餮盛宴。择日“思南读书会”微信公号上将播出视频回看,其中不少讲者在讲堂的采写图谱里。

现将这七组视频访谈用文字形式,重新整合梳理,从20日起分四天刊发,供更多读者领略世界文学的不同风景。人类需要文学,世界需要文学,文学提供了另一个更为浪漫、深刻的世界,在特别的2020年,文学让我们温暖情感、升起希望、获取能量、走向升华。

感谢上海书展国际文学周的孙甘露老师们的神策划,感谢将每位视频做文字转换的讲堂听友,感谢撰稿的海内外小伙伴们,纵然跨越千山万水,我们依然可以在这里(文学里)相遇、神交。   

(撰稿总策划李念)

下期预告:

谭晶华/王升远/杨本明:日本百年唯美派,个人不在时代中                                                                                                                                            


相关链接:

严锋等:想象追不上科学发展,科幻文学边界正在模糊丨书展·万水千山1

高瑞泉:梁启超“新民说”为20世纪初确立了道德坐标 | 书展10

听国内外最新科技进展:脑机接口、光子芯片、太阳系 | 书展9

在故宫写世界,祝勇:康熙为何常四点多起床坐待上朝 |书展8

韩松:硬核科技+现实主义,科幻文学有无尽的可能性 | 书展7

100年了!阿加莎带领着我们痴迷地寻找“意外凶手”|书展6

李庆西:重读《水浒》,宋江为何会下山,又必须要死?| 书展5

陈引驰、傅杰:杜甫影响了洪业终身,由此也走向世界 | 书展4

严伯钧:学点物理成现代人标配,快速训练复杂中分主次 | 书展3

王红阳:靶向药物与免疫治疗有局限,肿瘤防控需前移|书展2

张汝伦:孔子为何是伟大的哲学家?失范时代重建价值|书展1

作者:丁怡

题头设计:袁琭璐

编辑:袁琭璐

责任编辑:李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
打开文汇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Logo

文汇报

源于事实 来自眼界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