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德生:上海科创中心新征程,代表国家参与全球产业竞争和规则博弈| 150期文汇讲堂6 | |
2021-02-03 15:57:10 作者:殷德生 |
【导读】
由上海市社联、文汇报社、深圳大学联合主办的“创新、文化、开放——沪深双城互鉴共进学术研讨会暨第150期文汇讲堂”于2020年12月25日在深圳大学举办,两地12位知名学者参与。内容丰富和内涵深刻的研讨会已经整理成文汇报两个专版,主题分别为“新一轮创新”,聚焦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新一轮开放”,聚焦长三角和大湾区的区域经济合作和协作。30日起陆续刊发。文汇讲堂频道将三节专题分成若干主题,同步和听友分享此次研讨会的内容,分别为“大湾区的科创未来”“长三角的数字突围”“认识深圳文化” “区域发展:长三角和大湾区”“沪深互鉴共进”五个主题。(具体见文末链接) 。
此组两篇稿件为“长三角的数字突围”,昨天,由上海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社科院文学所科技人文研究室主任包亚明谈长三角数字文化消费报告种的若干特点,对需求侧提出了要求。今天刊发第二篇——华东师大经济学院院长,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中国发展道路的政治经济学”首席专家殷德生谈上海建科创中心,代表国家参与数字经济的国际规则博弈。
殷德生提出,上海创建科创中心的更高使命,代表国际进行数字经济的国际规则博弈 林晓彤摄
2020年10月上海提出建“五型”经济,即创新型经济、服务型经济、开放型经济、流量经济和总部经济。其中,创新型经济位居首列。创新型经济正与数字经济加速融合并相互赋能,未来上海要聚焦“五型经济”增创经济发展新优势。上海要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首当其冲的就是创新之城。上海作为新时代全国创新发展先行者,创新型经济是上海经济的鲜明特征和显著优势,是成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的支撑点,是更好地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重要着力点。
在上海“十四五”规划中,提出了以强化“四大功能”、深化“五个中心”建设、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为主攻方向,到2025年,城市数字化转型取得重大进展,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功能迈上新台阶;到2035年,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功能全面升级,基本建成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基本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黄浦江、苏州河两岸公共空间贯通开放,游人如织。“十四五”期间,人与自然的和谐图景必将更加生动美丽。
上海科创中心基本的框架和功能已形成和凸显
*科技进步贡献率全面提升, 科创中心基本框架已经形成
经过“十三五”的建设,上海已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全面推进,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比例达4.1%左右,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60件左右,大飞机、蛟龙号深潜器等重大创新成果问世,上海光源等一批大科学设施建成。
上海在创新人才、创新要素、创新企业、创新组织数量和质量等方面位居全国前茅,科技进步贡献率全面提升。英国《自然》杂志发布的《2020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显示,上海在全球科研城市中排名第五。无独有偶,上海市经济信息中心发布的《2020年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评估报告》显示,上海在全球科创中心百强城市中排名第12位。总体而言,上海在全球城市排名表中名次不断攀升,从2000年第30位到现在稳居前10。创新型经济是上海的鲜明特征和显著优势之一,尤其当战略性新兴产业遇到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
在上海五型经济中,科创中心是战略承载区。从五年前的《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科创22条”),到现在的《上海市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施行,为科创中心建设构建更具竞争力的法治环境和一流的营商环境。国务院授权上海先行先试的10项改革举措已基本落地,在国务院批复的三批56条可复制推广举措中,有12条为上海经验。“十三五”期间的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如期交卷,完成了“到2020年底要形成上海科创中心基本框架”的目标。
发展“五型经济”,是上海“十四五”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代表委员们热议“五型经济”
*科创中心瞄准世界前沿技术、引领新兴产业的功能日益强劲
上海科创中心旨在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合作。一方面,瞄准世界前沿重大技术,实现技术领跑,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尤其在天宫、北斗、天眼、蛟龙、墨子号和大飞机等重大科技前沿领域异军突起;另一方面,打造了一批具有显著国际竞争力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尤其是“一个中心、三个一批”,即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一批共性技术研发与转化平台、一批科创中心承载区、一批众创空间。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光子领域形成了世界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
上海科创中心在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现代产业体系上发挥着排头兵和先行者的功能。最近全球科技创新集群10强的排名中,上海挤入了全球前十。
上海在蓝天梦、中国芯、创新药、智能造、未来车、数据港等新兴产业上加速布局并取得显著成效。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以国家战略为引领,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三大产业创新发展高地。上海正全力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全面打造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高地,构筑城市未来发展战略新优势。
上海光源等大型设施,使得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发挥上海优势,强化创新策源功能。
代表国家参与全球产业竞争
*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将上海科创中心打造成为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发展新理念的重要策源地。一方面, 大幅提升基础研究水平,在“十四五”期间,上海要使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比重达到12%左右。另一方面,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提升企业研发支出占全社会研发支出比重,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凸显高端产业引领功能
“高端、数字、融合、集群、品牌”,这是上海“十四五”规划确定的产业发展方针,具体布局包括:一, 进一步发挥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三大产业引领作用。二,布局一批面向未来的先导产业,尤其是第六代通信、下一代光子器件、脑机融合、氢能源、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合成生物学、新型海洋经济等方面。三,促进六大重点产业集群,到202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0%左右。
*以系统集成改革增创制度新优势
坚持制度创新改革,为上海科创中心和创新型经济升级保驾护航。重点领域集中于建立符合创新规律的政府管理制度、积极灵活的创新人才发展制度、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投入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市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跨境融合的开放创新机制、全面营造超一流营商环境等方面。
2019年的上海市科协第十七届学术年会上,提出“聚焦三大重点领域发展,推进上海科创中心建设”。
代表国家参与数字经济国际规则博弈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特别强调,“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与此同时,还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的战略任务。数字化转型成为了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引领和提速器。
*当科创中心遇上数字经济
上海“十四五”规划提出,“全面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加快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把数字牵引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不断提高实体经济数字化水平,推动数字经济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持续提升,加快提高数字化治理水平。
数字经济是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为核心要素,以数字技术和现代信息网络为支撑,通过数字产业和数字部门增长、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新型经济形态。世界主要国家和经济体正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发展,竞争格局日趋激烈。
美国数字经济规模全球第一,中国一直保持全球第二大数字经济体地位。美中欧在世界数字经济上形成了三足鼎立格局。从国内看,我国的数字经济集中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呈现出明显的城市群驱动发展格局。
上海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这意味着其不仅要率先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以及引领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形成占先优势,而且要更好地代表国家参与国际数字经济竞争合作,尤其是国际数字经济规则博弈。重视世界数字经济与贸易关键领域规则制定权和话语权,在数据治理、算法治理、数字市场治理和网络生态治理等领域贡献中国方案,绝不能忽视了国际竞争中的国际规则“卡脖子”问题。
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前五名的省份依次为广东、北京、江苏、浙江、上海
*数字经济国际规则博弈日趋激烈,美欧早布局
世界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有WTO的基本规则,但与数据相关的国际规则严重缺失。数字经济是以数据要素为核心要素,数据又是可重复使用且具有规模报酬递增性质的资源,数据资源的开发、算法、定价、流动与保护等深层次问题成为全球治理难题。美欧不仅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布局数字经济发展战略,而且近几年特别注重抢占国际数字经济规则的主导权。这体现在诸如美国2019年的“数字现代化战略”、欧盟2018年的“人工智能合作宣言”、英国2018年的“数字宪章”等一系列战略中。
*在数据治理领域,美欧已形成各自基本模式
国际数字经济规则博弈主要集中于数据治理、算法治理、数字市场治理和网络生态治理等四大领域,世界大国纷纷提出自己的治理理念与主张,全球数字经济治理话语权博弈日趋激烈。
在数据治理上,美欧已形成了各自的基本模式。欧盟以《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的实施为标志,构建了个人信息制度体系,逐渐成为全球个人信息保护和执法中心。美国则试图构建自己主导的多边数据跨境流动机制,争夺数据资源,尤其是2018年通过的《澄清数据合法使用法案》(CLOUD法案)为美国获取他国数据扫清制度性障碍。在数据跨境流动上,欧盟也不甘示弱,尤其是2019年5月实施的《欧盟非个人数据自由流动条例》及其指南,在欧盟各成员国之间形成了单一数字市场。
中国也一直积极推进个人信息保护立法与实践个人信息保护制度不断完善,未来的制度供给重点在数据跨境流动规则上,通过规则博弈为我国数据要素流动保驾护航。
*在数字市场治理和网络生态治理上,中国依然有机遇
在算法治理、数字市场治理和网络生态治理上,美欧还未形成具体模式,总体处于探索阶段,这是我国积极参与国际数字经济规则博弈的机会。美国主张算法公平,倡导消除算法歧视,要求算法使用机构对算法结果负责;欧盟注重推动人工智能伦理框架,注重算法的可信赖性。中国也积极引导算法向善,重视人工智能伦理和道德问题。
在数字市场治理上,中美欧都提高了对数字平台反垄断监管的力度,但对具体反竞争行为的认定和措施存在分歧和差异,欧盟正积极提供一系列应对数字平台垄断的监管规则和实践方法,我国也在不断完善数字市场反垄断规则。
在网络生态治理上,法治成全球趋势,各国在治理虚假信息等行为上有着强烈的共识。中国倡导基于主权的网络空间治理理念,积极推进网络生态多元共治。上海科技创新中心要代表国家积极参与全球数字经济规则的博弈,在全球数字经济治理规则中贡献中国方案,尤其是代表发展中国家的立场与主张,推动建立各方普遍接受、具有国际适用性的国际规则与治理体系。
研讨会在深圳大学国际会议中心举办
(李念整编)
【文末链接】
汪涌豪:“去城化”下,中国迎来城市文化创新时代 | 150期文汇讲堂1
陈峰:4.8%研发费,高校增至20家,大湾区科创中心将胜出 | 150期文汇讲堂2
刘科:中国企业家是创新主体,保护知识产权是关键 | 150期文汇讲堂3
郑尊信:金融科技提升大湾区互联互通,防范跨境风险 | 150期文汇讲堂4
包亚明:长三角数字文化消费女性强劲?50+疯狂?| 150期文汇讲堂5
作者:殷德生
编辑:李念 刘郑宁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责任编辑:李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